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五色龙章敕一函,远将天语教西南。


山川无复登天险,草木都沾化雨覃。


诸葛祠前频荐豆,相如桥下懒停骖。

嵩高二王德,丰水数世仁。


一心千古脉,一气三才根。


人言通德门,封培知几春。

子云一去千馀载,惟有成都墨池在。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鲜桃郁李烘锦城,白雪幽兰冷空谷。


喧哗绮靡人所羡,君独胡为爱清馥。


君方少年富文采,早入西清掌书牍。

濯锦江波漾绣衣,邻翁走报入柴扉。


雨馀门巷青骢滑,花外旌幡白鸟蜚。


岂有雄文倾辈行,屡烦青眼顾寒微。

草堂烟树入青霄,汉殿荒台秀黍苗。


宇宙诗名今尚在,风云霸气未全消。


寒星夜落支机石,锦水春明驷马桥。

蜀城风物冷凄凄,马上哦诗日向西。


雪岭冰融春水绿,锦江花落子规啼。


卧龙祠废碑横草,杜老堂空雨涨溪。

天子念饥岁,方勤西顾忧。


川陕本相接,君子可淹留。


当时文石陛,往往闻嘉猷。

柏台高处岁频更,奉敕宁辞万里程。


云拥干旄归节制,风行山岳听威声。


携家远过金牛岭,揽辔长临白帝城。

雨露恩通万里天,喜随群牧上尧年。


文章旧业馀三馆,弦诵新声遍两川。


壮岁几人先服豸,清秋一路早闻蝉。

倚剑休歌蜀道难,提刑风采重台端。


新袍刺豸绯偏称,御敕盘龙墨未干。


人困疮痍思按节,家传韬略试登坛。

徂徕家学未应芜,喜奉新恩向蜀都。


黉舍威声思按察,玉堂丰采重司徒。


行台晓月诸生试,比屋春风五教敷。

陇坂碉门几万盘,武侯城远渡泸寒。


峨眉天外三千丈,谁共仙郎雪后看。

濯锦江前万里桥,草玄题柱半萧条。


君去爰书多暇日,巴渝歌起木兰桡。

法家三尺竹为书,益部占星望使车。


共喜汉廷宽大诏,引经平决更何如。

巴子风烟白帝城,岷江东下乱涛声。


剑门正待题铭过,僰道遥看拥传行。

赤甲白盐雄作镇,铁冠绣斧凛先声。
雪山已为来时重,黑水应闻去后清。
殿上位虚中执法,边头人散小团营。
衣带炉香出禁闱,远持宪节锦城西。
九霄劲翮横雕鹗,五夜文光动璧奎。
去路想通秦塞近,高名期与蜀山齐。
落落风标四坐倾,翩翩豸绣五花明。
星分井络承天宠,路转江门识使旌。
三尺清平几官府,一经忠孝旧家声。
岷峨晴翠落鲸波,牛斗灵光出太阿。
万里风烟归揽结,三川麟凤入搜罗。
花明帝里春将近,云绕乡山路不多。
昭代推人杰,谁登上将坛。
君王念方面,侍从辍儒冠。
魏阙成高拱,梁州远监观。
绣衣骢马上金台,好是西川按辔回。
甘雨一天随使节,清风千里断氛埃。
故园情思迷松菊,先陇恩光贲草莱。
紫泥封敕下金銮,进擢都台镇锦官。
分陕未终秦地爱,济川应遂蜀人欢。
雪山又为公来重,云栈宁辞马度难。
紫泥封敕下天阍,宪使迁官向蜀藩。
瑞世百年麟在囿,清风千里鹤随轩。
朝廷方岳西川重,霄汉星辰左辖尊。
百里何能滞祖鞭,徵书群识汝南贤。
剑关远自七千里,燕市重逢十四年。
清级曹纲新紫绶,遗编蠹简旧青毡。
分弓辍自侍臣班,来拥貔貅设汉关。
胆落毡裘千里外,指呼羽扇一麾间。
共期朴实工夫到,会见承平气象还。
漠漠蚕丛古蜀都,长沙西北向前途。
人希尼父身为铎,世际羲皇马负图。
日落山城看白帝,草迷烟渚问黄姑。
持斧远临西蜀去,绣衣荣作外台臣。
威行一道霜风肃,恩被重霄雨露新。
剑阁山川当岁晚,锦城花柳待阳春。
宪节遥临白帝城,圣心欲慰远民情。
豺狼退伏霜威劲,雕鹗高抟海宇清。
剑阁日斜骢马骤,锦江春好绣衣明。
蜀道古云险,怜君久宦游。
一家浑八口,万里只孤舟。
雪满岷山晓,霜飞峡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