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去年入山时,孟夏暑犹薄。


来观云母泉,阴崖坐盘礴。


老禅披荆榛,经营始兴作。

清晓溟蒙雨气浓,出关晴色便葱茏。


层云特为诗人喜,添起山头四五峰。

丰乐楼前未夕晖,可堪鱼钥限城扉。


诗成快向归时写,丹墨明朝与兴违。

寮寀招邀胜引多,旷怀真语当弦歌。


联翩逸驾知难及,乞我扁舟著钓蓑。

喜逐刍荛禁苑东,舜弦调处剩薰风。


戎葵学得宫衣缬,不作人间锦样红。

茭葑茸茸展翠毡,六桥分舞燕翎纤。


撑船捷出苍湾去,要看山围玉镜奁。

夹堤全少露桃红,独许垂杨翠拂空。


千古苏仙几曾死,骑鲸时或下亭中。

赐沐山行策最长,游人此日却相妨。


洞天只得东边赏,开过灯花断杀肠。

饭馀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


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

卖龟船小样漪涟,折得蘋花亦当钱。


我自沧洲隔三载,此花风调只依然。

自得城隅水北居,西湖幽讨句全疏。


今朝掩簿抽身出,更向谁边不一书。

花落长门草青处,十二阑干扑飞絮。


象床玉手印腮红,隔梦一声啼绿树。


笑将金弹打流莺,谁遣芳菲被春误。

翠华摇落百蛮中,姬姒河山梦已空。


辛苦鸮音还粤地,猖狂狼子胁秦封。


蒙尘岂是徽钦主,镌石争夸弘范功。

闽越金陵蔓草荒,桂林灵气拥真皇。


三忠戮力身先殉,半壁偏安事可伤。


西粤存亡归閤部,南云渗淡话中湘。

伤心今日是何日,忍死遣民泪眼枯。


从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骄虏擅皇都。


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

方叹流尘生范甑,何图香黍溢颜箪。


将军尚未封侯贵,推去那容学井丹。

热际初经四月八,磨香灌佛晓泉寒。


丞公忽致盘游饭,儿辈惊看欢喜丸。

好花移入赵家堂,当日谁将比六郎。


解语自能留醉客,倾城元不数诸姜。


小池幻出西湖景,美种分来玉井香。

若耶溪上我曾游,不似君家景致幽。


别有乾坤藏雨露,更无花卉并夷犹。


袭人香气清吟骨,蘸水浓妆豁酢眸。

谁移仙种自濂溪,几朵红妆出水齐。


帘幕风来香远近,阑干月上影高低。


但教有酒供清赏,不怕无诗入品题。

绿水薰风出绛莲,濂溪丰韵小窗前。


清标不愧名君子,窈窕何曾让水仙。


丹脸笑回霞彩艳,翠钿香浥露珠圆。

孟夏日始长,边城雨新霁。


川流荡晴绿,峰峦靡昏翳。


我事亦颇暇,邀公一游诣。

故人顾我过衡门,握手平生此夕论。


细雨霏微春馆酌,遏云缭绕夜歌喧。


盘堆笋蕨无甘脆,业继箕裘有子孙。

征歌邀皓魄,已奏紫云回。


怅望层阴合,俄闻暮雨来。


银灯吹湿暗,金电划光开。

明明三五夜,正好舞霓裳。


何处麒麟斗,翻为蟾兔伤。


宝奁愁半掩,桂影澹无光。

风雨飘摇茅舍欹,日长寒灶午炊移。


山中乞士方离院,江上归帆已过时。


播谷预占今岁早,种瓜须记去年迟。

扁舟一叶向湓城,此日云峰眼底明。


高树鹤疑新箬笠,隔桥人唤旧时名。


茅房五月谷风冷,松径三更溪月生。

二十年来话未圆,今朝重礼窣波前。


心悬海外烟霞幻,足履云中色相捐。


遍界不曾藏面目,一峰何处论中边。

熟梅时候。
帘外薰风透。
梁燕乳,庭花瘦。

众星围聚,忽惊看、尘世抛来何物。
箭动船飞,中自有、一室严封窗壁。
绕地成弧,裁虹作带,照眼明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