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献可争先诋荆国,莹中居首论莆阳。


十年言路皆支党,前无一语讥安昌。

主僧何所往,闲客自来游。


山阜秋棱劲,村塍稻把稠。


落乌攒梵庑,腥鸽堕经楼。

细柳排空,高榆拥岸,乍觉楚天秋意。
凉随夜雨,望极长淮,孤馆漫成留滞。
天净无云,浪痕清影,窗户闲临烟水。

寒衣梦里欲装绵,新絮茸茸搅暮天。


却似白云生谷口,还如泻水置平川。


凭高喜接中丞武,引玉先投野衲笺。

梦蝶幽人骨久寒,流离谁复哭云端。


能来海角真痴绝,复典春衫识路难。


佛种有缘终莫断,世间如幻好平观。

萧萧八百洞,高安尚流传。


谓李脱亦可,貌出真神仙。


洗我短世悲,遐哉谓之玄。

眇眇西山路,谁知许旌阳。


馀事断蛟尔,剑气聊自藏。


群阴养魑魅,往往常披猖。

庵高一宿觉,不是二乘禅。


露柱灯笼里,狸奴白牯边。


前资钦戒腊,参学待机缘。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
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
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
沙河红烛暮争然,花市清箫夜彻天。
客舍风光如昨梦,帝城歌酒又经年。
老僧强作琉璃供,上客先逢玳瑁筵。
山城灯火已萧然,扫巷游人更雪天。
厌听落梅翻永夜,喜看飞絮卜丰年。
狂随戏蝶装罗髻,巧逐纤腰上舞筵。
龟龄昔祷五龙庙,曰雨而雨若有期。
我无能为此云役,云螭何事不相违。
渺渺烟波阔,南湖在帝城。
梅将春共早,人与境俱清。
笔墨探三昧,樽罍有四并。
结斋风味如和靖,况有凌风百尺台。
雪霁春新多办酒,两翁乘兴欲寻梅。
物情非耦不能久,并蒂芙蓉亦自双。
珍重鹤君新得配,故应清唳彻秋江。
夏木阴阴翠竹疏,相携萧寺馔伊蒲。
他年细味禅房句,便是香山六老图。
菊色犹黄处,梅花未发天。
三山千里客,一笑六同年。
公等多朱绂,予方乏坐毡。
隔岁书回不拆封,惊闻虎谷失髯翁。
风骚辽阔遗音在,江汉萧条老眼空。
壮志欲从汾左右,清声曾动陜西东。
杖策徐行山水间,天然新句得非难。
鸣鸠报雨天欲晓,紫燕哺雏春尚寒。
物外胜游方自适,枕边幽梦忽惊残。
古香无伴侣,一榻共云分。
涧水塘头过,樵歌枕上闻。
余生聊自适,此意与谁论。
齿发中年态,丘园素隐心。
因栽白匾豆,欲当紫团参。
筐筥收繁荚,窗扉失茂阴。
杨柳新条拂酒杯,都门望望百花开。
元臣建国罗群彦,使者宣劳出上台。
云路渐看华盖逼,乡关初见锦衣回。
画省犹牵袂,征帆动渭浔。
九重将异命,千里惬归心。
□□□□□,幽居忘越吟。
妙年奉檄主禅关,杖锡宁亲故里还。
宰树近连祗树绿,衲衣新换彩衣斑。
丹青势出烟霄上,钟磬声传紫翠间。
壮岁分携,凝望眼、略无虚日。
嗟我辈、江南江北。
为谁形役。
日出富春江,连山映崔嵬。
孤云识归路,往栖子陵台。
积雪浩漠漠,飞鸟去不回。
念乱忧方大,披荆尔忽来。
乍询家室在,初谂甲兵回。
海峤风秋劲,芜城门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