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汉制隆恩礼,周封列屏翰。
人知尊帝冑,我但识儒冠。
零落伤兰桂,孤高叹凤鸾。
郁郁佳城闭,翩翩铭旐开。
风悲信陵墓,雨入孝王台。
万古伤渠坏,千年望鹤来。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徐浩撰并书。
呜呼!有唐良弼李公讳岘,字延鉴,今上之三从叔也。
曾祖司空吴王讳恪,大父工部尚书、赠吴王讳琨,烈考兵部尚书,朔方河东节度使、太子太师、赠太尉、信安郡王讳祎。
君侯称上宰,命世挺才英。
本超骐骥足,复蕴风云情。
摅藻掞锦绮,育德润瑶琼。
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
业盛唐尧际,功成文子军。
累承三帝宠,六比五臣勋。
画角悲寒吹,愁笳咽晓云。
黄麻宣命出微垣,荣宠新瞻八座尊。
天子再令开幕府,威声先已到辕门。
遥飞羽檄收残寇,却放诸军入旧屯。
汉代功名属闻孙,早将奇计报君恩。
旌旗有影云中去,刁斗无声月下屯。
万里横行车作阵,三军晏起戟为门。
虎头燕颔美风姿,早岁登坛圣主知。
出塞昔曾持使节,征蛮今见领王师。
双飞盘凤封侯诰,五色交龙命将旗。
征南自是一长城,内府分符总禁兵。
事业不殊周召虎,才华仍拟汉匡衡。
琼筵看剑春星动,玉帐谈经夜雨鸣。
大魁天下早如意,对策法天天庙器。
为有忠肝铁铸成,旧藏手泽犹生气。
六百年前殉国身,摩挲古铁空伤神。
呜乎信国公,从容殉大节。
于今五百八十年,遗泽犹留一钩铁。
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
京畿曩咏岁丁丑,古墨斋名景李叟。
未识残碑苔藓文,今看劲笔龙蛇走。
卓哉好古少京兆,石拓摩挲开笑口。
礼绝非因贵,哀深却有荣。
世间都画像,海外亦闻声。
后事虽从老,前贤是友生。
黄发来虽暮,丹心病未休。
艰难天下事,际会老臣谋。
似觉浮风返,空嗟白日留。
强壮登黄阁,斑衣衮绣成。
飞声追丙魏,有子继韦平。
舟楫川方济,龙蛇梦倏惊。
宠极心弥小,名尊貌愈恭。
勋华双辅翼,槐鼎四登庸。
海宇熙春物,边陲罢夕烽。
斧扆求良弼,钧衡得伟人。
文章照黼黻,勋业见经纶。
化洽编氓阜,时调宝历新。
恭自内出,俭非外饰。
恭俭而实,是之谓德。
作德日休,心广体逸。
人不自泰,以居故移。
人不自奢,由养所为。
胜之有道,惟书与诗。
天下之恶,不如一僭。
天下之善,不如一俭。
物有不足,于我何欠。
入事其亲,愉色融融。
出事其君,惟命之从。
威仪抑抑,曷不肃雍。
当年太史谪仙翁,笔落江楼气吐虹。
无复琴樽对鸥鸟,空遗松柏几秋风。
由来兰玉生台下,重见溪山入坐中。
西湖曾伴玉堂仙,我亦陪登李郭船。
便有荐书如旧识,剩怀此意忽重泉。
西风引旐笳吹咽,东国疏封宝册鲜。
郎星卿月递辉光,忽着蝉冠换鹭行。
人世阅来知幻境,钧天归去侍先皇。
棠阴政惠人人说,花底篇章字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