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夜论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夏日山亭对月,暑气西沉,南熏习习生凉,极目遥山,盘郁冰镜,两湖隐约,何来钟盘?抱琴弹月,响遏流云。
高旷抚《秋鸿出塞》,清幽鼓《石上流泉》、《风雷引》可辟炎蒸,《广寒游》偏宜清冷。
乐矣山居之吟,悲哉楚之曲,泠然指上《梅花》,寒彻人间烦愤矣。

暖红篝,月轮斜挂妆楼。
恰雅称、香闺心性,下阶小试莲钩。
好风筛、窗纱影碎,凉露浸、簟縠纹流。

纤阿应嘉候,祗园依化城。


感此牟尼珠,扬光濯清泠。


梵天白银桥,恍若燄摩升。

扫庭秋漏滴,接话贵忘眠。


静夜人相语,低枝鸟暗迁。


星围南极定,月照断河连。

今宵湖上月,不向镜中看。


爱此高亭好,秋光一倍寒。


微茫若烟雨,清浅似沙滩。

促膝丛谭玉漏频,虚襟灵籁两鲜新。


河山不碍当空镜,风露偏怜倚桂人。


望去婵娟堪换骨,吸来沆瀣净无尘。

静对秋宵月,弥清物外心。


池光浮木榻,竹影扫瑶琴。


钟罢千门寂,河低五夜深。

管弦邀月醉,醉后月还山。


何似千峰顶,年年共月闲。


微云元不碍,澄江影自澜。

古殿苍茫对月明,青山独有老僧清。


风吹不散长天色,虫响暗连落叶声。


万里山河双眼净,三秋林壑几人情。

忽念朱居士,耽吟夜撚髭。


篆烟萦画障,漏水咽铜蠡。


蠹木虫何苦,钻窗蜂太痴。

今夜霜中月,依然照独吟。


短檐窥野马,曲木碍归禽。


但觉情怀减,其如岁序侵。

肃肃迨秋夕,明明月流光。


众星灿若珠,三五正纵横。


居人不能寐,客子怀故乡。

残云点点四飞扬,万里离人共此光。


谁铸水银悬绛阙,独留姹女捣玄霜。


窟中蟾兔双灰劫,影底山河几战场。

琴横凡玉。
恁思归操里,□出离鹄。
变徽声中,弹断幺弦,长康妙笔难续。

独坐中园欲二更,栖乌寥绝树无声。
六时莲水风微动,五色瓜田月倍明。
狭室自娱真已幸,离居相望不堪情。
何来周昉,偷出深闺一罅。
除绣帖针床儿女事,都阁起、莫侵笔架。
月冷花慵春漏永,冷落煞、一枝低亚。
胡床兴不浅,未肯庾公贤。
山意知秋近,江声到寺前。
夜凉新病后,月色正愁边。
步屧榕根晚,明河九面横。
两禅方外得,一笑坐中成。
云去天逾碧,星垂月自明。
翠幕风单,晶屏月堕。
一番凉思中秋过。
素娥高处不胜寒,合来伴我明窗坐。
病起寻诗此夜多,隔帘月竹弄婆娑。
灯光相对知人否,酒戒未开如夜何。
它日更期天淡荡,去年犹忆雨滂沱。
此夜看明月,新晴光满庭。
草边留雨碧,树杪失烟青。
世事停杯问,书声隔院听。
认霜绡。
烟丝粉晕轻飘。
隐隐见、云开花弄,一轮明月堆高。
庭院空明,正露浥铢衣,凉浸纹荐。
水调烟情,难寄楚云天远。
幽梦不到人间,但付与、绛河清浅。
翠竹笼烟,苍苔萤露,吹箫院落空明。
看碎萤避扇,瘦蝶寻灯。
细语嫦娥知得,曾照见、香誓钗盟。
曲曲红桥垂柳树。
垂柳如烟,画出鸳鸯浦。
记得那人花里住。
月明浑似水,万瓦冷霜飞。
夜静人声寂,天寒酒力微。
梦回乡国远,雁断信音稀。
杯停花睡正三更,寂寂闲除澹虑生。
月洗纤云天似润,风摇狂絮柳如酲。
乍寻诗味抽春笋,难冷交情炙冻笙。
风壑消群籁,月明清露漙。
无言重卷幔,危坐一凭阑。
秋水乾坤白,冰壶草木寒。
西湖西山迭宾主,五载还同月中语。
萧森松际无留云,多感龙天为收雨。
昔君城居阅兵火,谁识山刹并焦土?
佛摧塔坏过者悲,况我三宿迷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