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城上高峰接翠微,峰头秋色自依依。
天空籁应诸岩响,日落江横匹练飞。
欲插茱萸须尽兴,因耽竹叶且忘归。
直上层楼步步高,天风摇曳驾鸿毛。
江山认我诗情熟,星斗嫌人胆气豪。
亲舍霏微双眼阔,帝廷迢递寸心劳。
栖迟犹自恋江城,社燕巢空木叶鸣。
寒入关河催朔气,秋来鸿雁送边声。
已怜为客黄金尽,况复多愁白发生。
朝台云树晚幽幽,霜老千林木叶稠。
南国秋风吹客鬓,野人归梦落沧洲。
疏慵未赴公车召,放浪仍耽杞国忧。
去国留鸿迹,还家狎鹭群。
城居无识令,畎亩不忘君。
玉郎开三殿,金函出五云。
步屟幽寻古岸隈,柴扉正对郭南开。
林间野径穿云入,溪上春潮待雨来。
过客停杯歌《白苎》,邻翁吹笛坐苍苔。
天涯游倦返征车,爱僻来从茂草居。
静对山光能悦鸟,闲临水色不惊鱼。
清风有意来松径,皓月多情恋竹卢。
杨柳今无渚,芙蓉旧有园。
请看蒿里地,即是乐游原。
君不闻阴山敕勒川,胡儿饮马来翩翩。
狼头大纛三万落,弯弧注槊雄燕然。
乌桓古道黄沙塞,青冢芳原白骨田。
明月照高秋,城南昨夜游。
行厨依绿树,长席近河流。
鸥梦芙蓉渚,渔灯杜若洲。
浩荡关河远,周流岁月新。
独醒愁对酒,多病怕逢春。
杨柳南城路,莺花紫陌尘。
月晓楼头起暮钟,何来今夕五城东。
酣歌击筑心俱切,倚剑谈天气并雄。
砧杵万家愁旅梦,鬓毛一夜感秋风。
战城南,歌城北。
将改弦,军易辙。
不杀民,只杀贼。
郭外新梅树,春风吹欲残。
未能携酒出,幸为折花看。
春事已如此,郊行亦偶然。
芳筵甘野蔌,轻服快晴天。
谷静闻流水,江寒起暮烟。
早出城南路,江山总着题。
林高楼似缩,岸远树疑低。
鸲鹆噪乔木,桔槔鸣小畦。
三年谒选滞长安,短发萧椮旅鬓残。
老不低头犹倔强,病忘瘏口说孤寒。
支撑乱后封疆易,调护军中将帅难。
晚自城南十里归,酿霜天气冷侵衣。
三间茅屋炊烟起,一带寒林落叶稀。
世事尽从流水去,客心翻逐暮云飞。
冈路威迟万竹深,斜阳还信蹇驴寻。
消磨老雪凭山气,护惜真芳见佛心。
金磬不敲花不语,蒲团孤坐鸟孤吟。
昨夜横山堂,柔翰频自弄。
诸君各健举,独如蝇被冻。
诗本吾家学,才尽迄无用。
溟蒙花寺隔烟萝,铃语宵深唤客过。
走壁龙蛇镫影动,傍檐鸟雀树阴多。
旧游人已随云散,壮岁心还与墨磨。
寂寂荒祠野霭昏,萧萧残碣倚松根。
金川门又成亡国,石子冈偏欲断魂。
昔日麻衣惭叔父,于今青草失王孙。
东坡久不出,孟载亦已矣。
一朝风雅擅千秋,六百年间两壬子。
吉祥古寺荒苍苔,西江省掖安在哉。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
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
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
十年食藕处,有寺已无亭。
草径幽能熟,兰襟淡更馨。
雨兼萑苇响,泉带辘轳听。
北堂遥隔楚云西,远近浮槎理亦齐。
岂有园官供菜把,仍催稚子树鸡栖。
寄奴井在泉湛汲,丁卯桥荒路不迷。
野色上荒亭,风来酒未醒。
雷吉嶂裂,龙气一江腥。
远树沈云黑,重岚带石青。
西塘客竟去,草树响飕飕。
箫鼓前村赛,烟霞何处楼。
风飘秋社燕,月泻晚溪鸥。
迩来咫尺叹离居,便欲相从未有期。
何日一樽桑落酒,灯明杯满话新词。
先生异数自通微,妙卜先天竟不违。
云碧秋空生五色,果然万里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