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灿灿江上梅,漏泄元化精。
铁石作其肠,琼瑶啜其英。
高人酷爱之,移植当前楹。
岁寒雪月交,夜永龙蛇动。
莫将铁笛吹,惊破孤山梦。
欧阳笔下开冰雪,竹外横斜见一枝。
庾岭独怜春色早,罗浮相忆月明时。
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
最忆庐陵老炼师,酒酣挥笔写南枝。
春风开尽江头树,不见扁舟载月时。
横梢倒干春偏好,冷蕊疏花晚自妍。
我老正须诗兴助,欲移茅屋住湖边。
不必论清白,犹怀度暗香。
无人知此意,月色正昏黄。
冰崖孤芳,雪林早春。
伴我读易,见天地心。
非香之香,非色之色。
伴我孤吟,风清月白。
我闻小山自昔多种杏,何时笔底化为梅。
兴来肘后试盘礴,千葩万卉同时开。
始疑大庾分清樾,复讶扬州观中发。
凌霄峰顶雪初干,暖逼繁枝玉作团。
三尺溪藤散香影,绛纱笼烛夜深看。
天涯不见遥相忆,窗外重逢乍欲迷。
仿佛空山明月夜,一枝初出古墙西。
一自携家湖水东,放舟时度玉花丛。
因君貌得横斜影,闲却孤山月一篷。
何逊扬州迹未陈,染衣不是洛城尘。
毫端一线阳和力,中有江南万斛春。
雪后寻梅恐未真,花光一日写花神。
广寒玉兔分秋颖,剪断罗浮万树春。
臞仙学仙被仙谪,何年飞身下瑶阙。
袖中犹带返魂香,熏透琼英寄愁绝。
玉京路远不得归,岁岁江南历冰䨮。
嫩条枯干著疏华,曾访林逋处士家。
放鹤孤山秋夜永,娟娟明月照江沙。
罗浮春动雪初消,嫩蕊含香色更娇。
记得玉堂清咏处,阑干东畔月华饶。
忆昔孤山雪后时,鲜鲜缟袂绝尘缁。
别来何事姿容老,想过羲之洗砚池。
屈铁为根玉作肌,移栽不记几何时。
东风昨夜回天地,开遍墙头一两枝。
举世送行皆折柳,汪君独赠一枝梅。
寄将春色江南去,更喜幽期梦里来。
青眼故人归锦谷,缟衣仙子下瑶台。
我家住在大庾岭之南,罗浮山之北,万树梅花三亩宅。
地偏寒尽不知春,每傍南枝访消息。
偶来谪宦居西湖,吟风咏月怀林逋。
东风桃李不禁看,故约南枝共岁寒。
只恐庙堂求鼎实,高楼吹笛汝心酸。
水痕月色。
和冷烟作暝,先春愁笛。
画里欲仙,一翥声声怎教摘。
魏徵妩媚人皆识,宋璟风流赋自工。
历尽冰霜何足论,天心还与盼春风。
铁干横斜写折枝,直臣风格冷花知。
山温水腻吴侬语,木石心肠却问谁。
东风吹上岁寒枝,笔下工夫颇涉奇。
此操直应同晚节,有香亦合伴冰姿。
淡于浅水笼蟾夜,清似疏篱压雪时。
玉质纵横黄绢外,春阳却自紫毫开。
雨馀不共莓苔老,风暖暗勾蜂蝶来。
冰茧连槽无点翳,忽惊雪片满寒枝。
须知造物生成处,也似毫端拂淡时。
柔条乱蕊照人寒,多少冰姿在笔端。
迥出暗香疏影外,诗人莫作一般看。
园林飒飒正飞沙,欻见东风第一花。
画里有诗还会么,分明竹外一枝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