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相君手种双琅玕,灵根得地元气蟠。
清风白昼扫阴曀,虚心劲节参云端。
凤池幽赏忽见此,箫韶隐隐来鹓鸾。
野禽背立岁寒枝,想见当年落笔时。
吮墨缀辞俱丧国,九泉笑杀李家儿。
海润星辉大定年,生绡笔笔写苍烟。
若为梦里筼筜谷,直到洋州雪筏边。
玉文堂上写琅玕,只作吴兴老可看。
一夜秋风动寥廓,彩云零落凤毛寒。
上林春又老,在野抱幽贞。
泣露丹心重,凌波玉步轻。
孤山初雪霁,三径午风清。
魏公仙者徒,清风动千古。
梦断江南春,飘飘游帝所。
钧天张乐如洞庭,十二参差鸾凤鸣。
黄陵庙前春雨足,湖皋烟树锦模糊。
恸天大叹苦无语,二女祠中叫鹧鸪。
方壶仙人洒香墨,矛戟纵横八法中。
青鸾舞罢秋水阔,珊珊飞佩凌天风。
两枝淡淡与浓浓,垂叶应无靃靡容。
人才有我难忘物,画到无心恰见工。
欲识高侯三昧手,都缘意与此君同。
石根夭矫出寒梢,明月空山舞翠蛟。
□作江湖墨风雨,曾随海浪过南交。
虎头诸孙妙飞墨,丛篁修纤傍湖石。
只疑湘江水湛碧,英娥骑鲸去不返,千古遥岑绾秋色。
高侯胸中渭川之千亩,家居房山未必有如何。
文章政事之暇日,能为此君图不朽。
想当飞墨时,苍龙投砚池。
夭矫穷鳞江海姿,只今飞墨鬓如丝。
五云天远龙髯堕,尽作筼筜雨后枝。
帝子乘鸾谒紫清,满天风露翠衣轻。
闲将十二参差玉,吹向云间作凤鸣。
金盘夜冷露流脂,玉管含云写竹枝。
方士持归东海上,月明应是作龙骑。
我昨移棹游湘皋,潇潇西风吹凤毛。
嫩凉轻透白苎袍,推篷把酒歌离骚。
仰观劲节排云上,绿玉交加静相向。
平生爱竹渐成癖,幽丛每欲从人移。
当轩一本颇失养,隔岁顿令枝叶萎。
长镵斸去良可惜,月夕风晨秋寂寂。
长竿半入空,短竿如卧龙。
张氏之子笔意工,题作楚水推烟篷。
篷窗所见仅如许,外此目力焉能穷。
云锁秦楼凤不归,凭谁重把玉箫吹。
太常游戏容台上,翠羽分明拂砚池。
箨龙叶战风泠泠,满耳秋声生翠屏。
便好参差裁绿玉,九苞鸣凤在虞廷。
飒飒凉声欲暮,萧萧劲气先秋。
笑问黄茅冈上,谁知太守风流。
湘水遥怜帝子,彭城恍遇坡翁。
看画不求形似,笔端自有清风。
伯夷有宿世契,子猷结千古交。
烟外三叶五叶,雨中一梢两梢。
墨传高节未为精,虚辱佳篇拂素屏。
不敢持毫强羞缩,喜公心已厌丹青。
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
吟馀未懒萧疏兴,曾写离披一两枝。
月来筛影风来啸,挺雪拒霜标劲操。
淡浓疏密一笔挥,卓然写出绿卿照。
从来画工判优劣,判在精神到不到。
露浥风清,猗猗万个,澹摇空翠。
腕底萧疏,都是吴江秋意。
记横窗、夜月朦胧,碧纱筛影重重碎。
窥园墨竹来瑞昌,听雷一亭当中央。
西边落日影不薄,联缘南涧连东冈。
吾庐卜筑已十世,不数洋谷名筼筜。
最爱孤根瘦出石,似闻疏叶冷吟风。
千纛万夫敌不得,先生应擅此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