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郎潜暇日多冥搜,夜深独上千尺楼。


天回海立月正湿,风起云涌山疑浮。


萦青缭白互变灭,浮岚飞雾寒飕飕。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


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

静夜月微明,翛然万籁清。


山禽忽飞起,偏傍竹林鸣。

欲有所用其未足,无数馀心自澡浴。


今古茫茫同射覆,古人仍是今人鹄。


满堂予美初成目,目如秋水心如玉。

【其一】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其二】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何处邀君话别情,寒山木落月华清。


莫愁今夜无诗思,已听秋猿第一声。

月傍细细水波云,绣撚金描孔翠纹。


夜半冰轮悬净碧,太空不动扫魔群。

路转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径自崎岖。


四邻酒熟人常笑,万木秋深叶不枯。


空翠入窗浓欲滴,夜凉扶月静尤孤。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听雨西堂夜寂寥,绿波芳草恨迢迢。


东风解送离人梦,曾过溪南第几桥。

滴尽寒更睡不成,乍疑双瀑月中鸣。


可堪独剪西窗烛,闲却山房夜雨声。

淅淅金风吹玉扉,夜深清露坠罗衣。


谁言欢逐昨宵去,银渚含情似未归。

寒宵共逐寻芳侣,杖策穿林鸟道斜。
月暝空山无吠犬,雪迷芳树欲飞花。
行看橘柚开三径,望尽云松隐数家。
万壑自清夜,春岚昏众星。
明月丽霄汉,清风周四溟。
独立万里外,飘然欲遐征。
万籁齐归寂,寒灯烬草庐。
冰霜深夜柝,风雨一床书。
事去真无那,人生岂必虚。
华馆中秋夜,青天片月来。
彤弓弦未彀,宝镜匣初开。
疏影穿帘幕,清光落酒杯。
月上江城夜,人悲故国秋。
关山宁改色,今古自生愁。
玉露萧萧下,金波澹澹流。
世人看山在山下,李侯看山向绝顶。
世人画山画白日,李侯画山摹夜景。
绝顶看山山更奇,夜景摹出人少知。
坐看夕殿散凉阴,山霭沉沉紫渐深。
病后逢秋犹有兴,雨馀见月已无心。
风回近浦留帆影,籁静中峰起磬音。
一峰高受雨,远色尚空明。
露草虫相语,风林月有声。
夜凉贪坐久,幽极觉愁生。
吴山面沧江,中秋气飒爽。
楼居谪仙后,公退谢尘鞅。
孤月出海上,高怀一俯仰。
高李风流仕西浙,共倚危楼望吴越。
吴越江山千万里,高侯画对中秋月。
生纸经营入董源,朦胧烟树迷宫阙。
等闲吴越在毫端,叠巘微茫月影寒。
一曲危阑人独倚,江山浑作梦中看。
东坡饮啖想平安,塞上秋风又戒寒。
此别岂徒吾辈事,即归能复曩时欢?
数声去雁霜将降,一片荒鸡月易残。
独自听钟兼听水,山楼醒眼夜漫漫。
我昔绝江看吴山,朝光正落山水间。
金波远自海门入,翠岚高插扶桑殷。
安知璚楼有夜景,明月苍茫堕清影。
山气空蒙暑气收,南箕落落月如钩。
松涛忽卷三更雨,林籁俄惊六月秋。
破瓮从他中夜舞,敝裘怜我少年游。
万松岭畔中秋夜,况是楼居最上方。
一片江山果奇绝,却看明月似寻常。
夜静琴还静,年春酒复春。
何曾山水地,风月不□□。
山寺钟声送夕阳,引来月色到东廊。
三更梦断觅残蝶,花影重重上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