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铁骨难支未死时,朝昏同对泣涟洏。


竟无好血生头发,博得虚名播口碑。


响过驼驼霜路滑,寒侵毳帐夜床移。

黄尘如雾透膏肓,五国城东月倍凉。


天意或成高士志,鬼薪终觉罪名长。


死鞋偷圹人还抽,生骨留金梦更狂。

曾推万虑着方袍,踏海呈锥事事劳。


几曲浩歌存大雅,一生禅语带离骚。


疏狂文举材偏误,挫折元龙气尚高。

天教斯道入蓬婆,微服何如赭服过。


航海折芦人已去,充军说法事无多。


披衣未可遮霜雪,破胆曾经混佛魔。

那堪回首望金微,路断龙堆鹤语稀。


兔魄蚀云还有影,霜威侵树竟无枝。


吟残白雪疑难老,葬得青山不当归。

曾抱疲驽佐圣明,枕中议政似平生。


五更鼓角惊残梦,仿佛街司报点声。

道学人争说,躬行少似君。


中心惟至一,馀事亦多闻。


湖广规模远,濂伊讲习勤。

睡起寻思鹿覆蕉,更将恶水向人浇。


梦中妄语浑闲事,眼晕生花好一锹。

达上座,惺惺著,灵根一点便通神,败叶千林都扫却。

惯伴山僧汲涧泉,懒随年少梦游仙。


风流输与贤兄弟,朱阁临风教李娟。

中宵八九梦亲闱,笑逐儿童戏彩衣。


起觉片身犹逆旅,化为双泪落征衣。


祇嗟轻逐孤蓬转,安得争先去鸟飞。

曲阑干畔短篱边,用意春工剪不圆。


一夜西风借霜力,幽香喷出小金钱。

吕梁之水青石矶,中天寒月何霏微。


梅花寂寞有谁赋,芳草飘零胡不归。


江海故人忽入梦,英雄白首空沾衣。

鸡鸣起群蛰,往来黑蚍蜉。
似闻尘埃中,亦有玉雪流。
夜梦忽见之,恍如云梦州。
双凫别路久凄其,令子相过慰所思。
倚马梁园新著赋,趋庭鲁国旧闻诗。
日华近傍仙人掌,春色高分玉树枝。
晏坐山中二十年,一朝披雾睹青天。
出山还似山中物,岁晚霜松铁干坚。
弟兄无分过中年,千里云山望眼穿。
地下有时还见汝,人间无路可呼天。
英魂仿佛归何处,此夜分明到我边。
细草双坟隔几春,天涯回首泪沾巾。
凄凉死别空成梦,想象生容自写真。
岭峤飞云时出岫,沧溟流水任扬尘。
梦接庭闱语未阑,晓来南雁寄书还。
平安字抵千金价,晚节功成九仞山。
窃禄尚堪供薄养,远游何日奉尊颜。
冬来羁旅更迢迢,抚枕灯残百感饶。
饥鼠翻空疑有鬼,惊乌误晓尚中宵。
诗成与梦俱零落,剑出低眉亦寂寥。
留得馀寒伴客衾,蓦然万感赴沉吟。
隔溪啼鸟东风软,满地落花春雨深。
草草一樽聊若下,匆匆千载亦山阴。
单车几度涉滹沱,此日重来感慨多。
回首不堪时事改,低眉祇傍畏途过。
尘纷暂远宜僧话,酒禁初宽足浩歌。
西亭桥下路逶迤,中有幽人双鬓丝。
长年读易懒出户,逢人把酒亦吟诗。
山田十亩自云足,车盖满城浑不知。
夜梦飞行万山顶,下视黄河如汲绠。
仰观明星万银饼,青天倒垂碧瑶鼎。
大冶神光赤霞炯,我暂窥之百夫警。
苔生井干草生阶,不见马蹄门外来。
风月满庭书满架,一尊时对碧山开。
年年指作还乡计,不道还乡是此年。
便整朝衣辞汉阙,旋收行李上吴船。
皇恩未报儿孙在,清论犹存首领全。
平生不喜杀,杀戒宿所钦。
累此多病身,蔬食惭未能。
连日乏庖供,只鸡荐肴蒸。
古人创一物,在理不在饰。
持此非备忘,洁白贵彰德。
世无骨鲠臣,朝夕侍君侧。
抱病经时不出门,存亡一一念诸昆。
兵戈随处断消息,风雨终宵劳梦魂。
竹下题诗云起砚,花前度曲月当樽。
严风砭肌骨,慨然起遐思。
所思谁为情,良朋各天涯。
更深席未暖,仿佛见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