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头浩歌天宇宽,刺船归来清夜阑。


女贞林黑月未上,姑恶声悲村已寒。


不恨故交日零落,本知浮生难控抟。

村市夜骑黄犊还,却登小阁倚阑干。


银河斜界晓天碧,璧月下入秋江寒。


吾辈身闲且饮酒,人生事定须阖棺。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词剪烛看。

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征衣。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需霁寥寥坐夜长,呼童转烛更添香。


澄怀有物嫌诗在,聋耳无闻并雨忘。


头上青天终自出,人间白屋暂相当。

夕霭生凉竹径迂,快风吹马出通衢。


疏星落落连城阙,击鼓阗阗杂笑呼。


竟日浪追河朔饮,几时真在辋川图。

雾重月无色,夜来寒有情。


墙根馀宿莽,木末弄初晴。


去岁那知有,新冬得此生。

湖色冷春衣,沙禽夜尚飞。


路随山下转,僧伴月中归。


祗树藏金界,禅灯出翠微。

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
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
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
营营休得笑飞蝇,恨我疏慵学未能。
热泪同枯风里烛,寒心久抱雪中冰。
人无乐境思为鬼,家有慈亲敢作僧。
乱离况味已酸辛,羁此经年倍怆神。
有母未承归养志,无钱难作遂初人。
一篙烟水萦乡梦,四野风沙卷战尘。
镫蒙蒙。
夜蒙蒙。
旧梦如烟一万重。
风飕飕。
雨飕飕。
夜静衣寒不自由。
山横染黛碧,波散涌金明。
风微葭苇静,露寒鱼鸟惊。
绝境不得到,愁随归棹生。
浮舟入浩渺,有楫任逶迟。
望迷烟树合,影回星汉移。
清静水月界,身到始应知。
潦倒胸怀吾自笑,支离身世或加哀。
岂知苏子逃禅地,可作周王避债台。
社肉难分思拔剑,春醪裁溢已空杯。
鸳鸯翻雨戏回溪,溪路迢遥湿翠围。
隔竹杏花红万点,何因知我此时归。
蟾光如水浸清秋,防塞将军在戍楼。
千里无尘烽火寂,夜深犹起看旄头。
玄云塞辽穹,庭宇黯如漆。
空斋客竟去,独寐陷忧怛。
揽衣起旁皇,家国感颠踤。
杨枝摇漾飞轻絮,避居曾向山中住。
梅花绰约临波开,泛舟仍自山中回。
青山顾我忽无色,此来知与青山别。
蕉影横窗,又点染、一番秋色。
谁信道、岁华如旧,画楼今夕。
天末飞鸿难诉与,帘前明月曾相识。
草草又黄昏,萧条静掩门。
寒灯凝独夜,暗雨滞吟魂。
梦去思难定,秋高簟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