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不见将军台阁龙图张,何人画牛司马堂。
十牛战角垂其耳,挂之中堂见者喜。


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觗。

泽兰江芷负幽期,匕首难酬国士知。


山简醉来能上马,谢安归去但围棋。


楚天云雨皆成梦,湘水峰峦半可疑。

东山有草堂,缥缈云峤孤。
前对祝融峰,下瞰巴陵湖。


明公昔时此堂居,麋鹿熊豕当窗趋。

圣人临雍思南国,思得司成司礼乐。


谓君德化犹在人,君之南行当不薄。


亲承诏旨出明庭,春明门外春花生。

忆昔与君尸璧水,东厢南厢只尺耳。


嗟予有行君不疑,德业相成同一致。


琴溪溪上风泠泠,君归予南旋北征。

揽辔即长途,立马凤城隅。
踟躇问赠言,赠言足闻欤。


吾闻虚受人,所以实若虚。

苇川先生年七十,发始如艾眼如碧。
扁舟下上只五湖,寻常城府亦不入。


中年供奉金马门,气吞星汉摩青云。

宦海挂孤帆,曾联石湖舟。


石湖今到岸,而我犹中流。


五里闻覆载,十里惊石尤。

恭命历形胜,因兹恣玄览。


仲冬草木落,山色逾古淡。


似我无情游,不爱春芳艳。

平生子魏子,称道十年前。


夙闻艰贞节,兼知文武贤。


倾盖金陵下,初赋缁衣篇。

才子文华二十馀,寻常亦读五车书。
秋高凌凤折丹桂,腾空入月骑蟾蜍。


身上陆离云锦裳,口中咳唾明月珠。

寿公以长生,煌煌两生祠。
生生之谓寿,父母多仁慈。


湖南与江北,处处遗去思。

澄澄舆浦水,水清人亦清。


照见公廉慎,照公勤物刑。


委身事明主,三事特一生。

我慕孙思邈,知圆行且方。


遥遥九峰秀,鼎鼎四朝望。


文苑开郎署,魁星近斗芒。

一炷香腾烟雾昏,寒云酿雪●犹温。


雨旸坐见公调燮,消渴居思我病原。


沥疏乞归犹未许,忧时既●尚堪存。

河堤使者大司空,兼领中丞节制同。


转饷千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春流无恙桃花水,秋色依然瓠子宫。

宇宙钟名世,山川诞哲人。


祥光回八极,紫气动三辰。


晚节忧时念,当年报主身。

维三十六峰,秀甲东南服。


笃生大中丞,如海王百谷。


夙偕武夷君,并主赤城箓。

当年袍笏借南宫,片刺曾劳答孔融。


世德总传䨥八座,家声遥羡四三公。


刍飞绝塞军储盛,粟挽长淮帝眷雄。

大纛生风入帝城,双龙遥夜雪花鸣。


馀皇十万清吴塞,练组三千肃汉营。


淝水苍生偏听捷,潢池赤子竞输诚。

氛祲天南逼大荒,独持双斧到钱塘。


三年幕府蟠蛟蜃,一夜辕门缚虎狼。


淮蔡櫜鞬争伏谒,朔方旗帜尽飞扬。

赤羽初销万灶烟,朱旌重闪入朝年。


鲸鲵观筑三吴外,虎豹关清百越前。


西北风云驰剑履,东南日月护楼船。

中天名岳降崔嵬,望里三娥雪色开。


父老竞传司马谕,君王遥借卧龙才。


长城乍起当周甸,大海初澄傍越台。

宝箓琼函焕赤文,支祈摧伏奏元勋。


旌旗泰岱瞻红日,节钺琅琊驻彩云。


搜粟漫劳横海校,飞刍何待伏波军。

玉匣双龙挂斗躔,金堤千鹢度楼船。


褰帷大吏群趋日,缓带中丞独坐年。


碧汉云霞高凤羽,黄河冰雪净蛟涎。

朝日堂开霅水滨,昆山入坐照嶙峋。


骑曹官显非先世,驷马宾多属后人。


绿野云萝长护色,平泉花木尽含春。

瓠子功成帝眷驰,老臣衔命出彤墀。


千门月静留都钥,万灶霜清白下旗。


宾客南楼频拥啸,生徒东阁尽裁诗。

三朝出入佩双龙,四岳诹咨近九重。


社稷勋劳周太宰,川原筹画汉司农。


朱旗代北边烽静,绛帐关西世泽浓。

玄圭曾告万年功,归去堂开绿野中。


圣主自尊前尚父,蕃人来问大司空。


吟边驾引新调鹤,卧里车悬旧赐熊。

万峰晴护草堂宽,帝许司空暂挂冠。


两鬓自悬沧海白,寸心犹傍紫宸丹。


垂天翼驻风云绕,挟日鳞藏洞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