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
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教者知此,则知所施矣。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纳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
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
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
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
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后世记诵问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新诗字字比琼瑶,池上相过破寂寥。


微雨不消吴市暑,疏松如带浙江潮。


吹笙尚忆前身事,结袜空思往哲遥。

岩半标公署,冰心掩阁寒。
为歌青嶂里,听讼白云端。
仙吏真成隐,山城易集鸾。
相逢海外尽奇才,我亦何曾壮志灰。
流水声中刚驻策,桃花香里又衔杯。
吟风自笑诗如草,题石还愁字易苔。
筮易初爻得允升,堂廉合志有明徵。
未干墨画蝉联下,群捧红笺雀跃兴。
书戒日新惟一德,圣由天纵固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