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龙门长恨晚方登,便以忘年接后生。


谈剧每容陪玉麈,饮豪常忆困金觥。


冰开御水春应绿,云破淮天月自明。

诗曰:


野战攻城事不通,神谋鬼计运奇功。


星桥铁锁悠悠展,火树银花处处同。


大府忽为金璧碎,高楼翻作祝融红。

言今魏都去,听我愿少休。


地息戎马牧,民苦黄河流。


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

潭潭相府开,旌骑拥三台。


闻道廷中吏,无非天下才。


策名新振拔,把板尚低回。

致远必自近,如君岂椽曹。


鱼龙试春浪,松栝露秋毫。

元宰司宫钥,旌旄压大河。


敢言趋府倦,私叹折腰多。


机发何妨避,光尘未免和。

夜梦东南五色云,晓闻使者已临门。


府中重遣年前赐,幕下多承望外恩。


芝草暖霞浮露彩,藕丝秋水织霜痕。

冯扶帝里未全遥,物色王正喜更饶。


四海三新隆庆朔,百年两见孝宗朝。


条风应候吹仍暖,腊雪留祥炯不消。

按章三辅狱能空,始向东方引画熊。


一疏去为吴市卒,十年还试右扶风。


沙头竹马抛宁在,郢手风斤老更工。

病惊除目到沧洲,懒愧浮名入帝州。


一物转劳天地德,馀生不傍古今愁。


徵车罢后残黄犊,退艗停时稳白鸥。

十年垂钓卷空纶,主圣能容草莽臣。


蕙带不谙朱绂好,衡门翻怯紫泥新。


传来似是天雄节,到了酬它地肺身。

二赵俱赵产,魏生复魏人。


已欣照乘色,重以连城珍。


再刖恒泣楚,完归翻过秦。

十年襟尚一樽同,剩有东山且付公。


兹日白门归傲吏,尔时青鬓试扶风。


歌残伏枥心犹在,语到真乘境始空。

主圣臣身迥自轻,皭然霜色在台抨。


向时河北推三凤,今日朝阳让一鸣。


迁客几曾仇绛灌,相门谁不爱韦平。

月拥层城万堞开,天垂极浦片帆来。


如霞独赏长康语,似练还惊谢朓才。


拂袖中原堪落拓,曳裾公等重徘徊。

谁令双玉树,袅袅西风前。


别酒使君醉,高楼明月悬。


张帆饱秋色,鼓柁下淇川。

窣云楼堞古铜台,幕府池塘菡萏开。


毕万山河千里迥,亚夫钟鼓九天来。


属鞬前队射雕手,载笔初筵倚马才。

东吴旧寺寄岩隈,驻锡神州久未回。


琴曲谁知流水意,诗篇自占碧云才。


庐峰已结白莲社,邺下暂寻铜雀台。

释子修行与众殊,铜台连接起精庐。


群公共结二林社,万乘曾回六尺舆。


衣惹天香亲御座,阁成云构倚晴虚。

诏引春风下帝庭,恩教迁镇大名城。


天寒日短催行色,雾重霜浓接去程。


鹏翼垂天今日志,马头洒泪故乡情。

大名书到慰离忧,南北还嗟各宦游。


任责逾涯吾不乐,食功随分汝何羞。


客尘泛泛常时味,河水浑浑一片愁。

一违鹓鹭行中去,两度江河补外行。


吏校远迎茅步市,旌麾先过汉阳城。


民间鱼稻富生理,幕下宾僚多宦情。

暮宿悬匏昼出飞,笑他辛苦杏花泥。


邻家灶突多炎上,犹自双双得意栖。

春秋来去不相安,王谢恩深往复还。


盛事他年君看取,蛇衔明月雀衔环。

十年裘马客长安,杖荣从军戍贺兰。


桓典霜威开幕府,陈琳檄草据征鞍。


铙歌出塞边沙白,烽火登城汉帜丹。

古郡荒凉半水波,昔贤名迹亦何多。


沙丘望断秋风冷,荷芰飘摇满御河。

出关双旆下江东,旅服扁舟黯淡中。


才子今称员外置,孤臣谁念右扶风。


城连交广犹沾雪,山过衡阳有落鸿。

美人乘天风,手吹玉参差。


我有龙门桐,缀之冰蚕丝。


空中一偈答,闻者为忘机。

不见带索生,行吟扣哀竹。


为君慎燕息,顾兔方在腹。

履卑惧名高,居群忌行独。


不见歌钟家,白日卧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