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大莲花峰房欲披,小莲花发蕊离离。


莫轻游子无仙骨,我解栽花发火池。

车随石路去迢迢,夹岸枫林隐一桥。


松树不知何处尽,人穿苍翠已三朝。

独上朱明顶,高寻仙子踪。


玉楼夹日月,秋瀑飞芙蓉。


白发几时变,青鸾安可从。

云际一江小,飞流直到城。


穿林时见影,出谷乍无声。


舟逐千峰转,篙愁一石迎。

山水频开阖,仙源不可寻。


水帘飞四壁,花雨散双林。


猿鸟声相乱,蛟龙气自深。

九霄飞瀑下云中,门闭仙祠石藓红。


白鹤不来丹凤去,笙箫松柏自天风。

江国春归夏云孟,十日五日风雨横。
具区摆阖浪如山,吴儿善泅并敢榜。


今朝气候昨不同,湖头无雨兼无风。

昨夜北峰寺,雪声如玉砂。


朝看大云壑,处处生红霞。


一自李仙去,千年山月斜。

蜀国冰弦,胡沙尘柱,双檀离合千场。
春风几曲,乐府小沧桑。
内宴倾杯趁拍,亲曾傍、红袖眧阳。

乱云碾破苍龙璧,自言鏖战无勍敌。


一朝倒垒空壁来,似觉人马俱辟易。


我家文开如此儿,客欲造门忧水厄。

遐陬编户居海滨,不但生涯仰虾蟹。


鬻盐成雪雪成堆,清曝群鱼趋市卖。


其间石首最得名,随潮百万鼙鼓声。

平芜到海,螺黛遥浮烟际。
任摇兀篮舆徐转,树隐招提。
石屋阴寒,散珠跳玉雨霏霏。

大小沙陀深没膝,车不留踪马无迹。
曲折多途胡亦惑,自上高冈认南北。


大风吹沙成瓦砾,头面疮痍手皴坼,下带长烟蔽深驿。

南障古北口,北控大沙陀。


土地稻粱少,岁时霜雪多。


古来常用武,今日许通和。

一楼烟雨更横江,吴越苍山入混茫。


霁色未分无远树,潮声初过有归艎。


檐楹高处闲登眺,市井中间任迫忙。

小阁驱残暑,当筵夜色青。
楼头生片月,河畔度双星。
桃叶虚称扇,松枝戏作屏。
客乘残雨至,席对晚凉开。
酒畔移灯去,花间送月来。
风流河朔会,倡和柏梁才。
去年灯宴苏端宅,又见西堂火树春。
丹穴岁能飞鸑鷟,黄门家更送麒麟。
筵开汤饼叨为客,笥贮诗书代有人。
二石楼高昼不扃,天门咫尺是殊庭。
丹光五色浮林霭,云术千盘合海灵。
飞步佩环仙共引,新宫日月客能铭。
回车出古洞,振策登石楼。
丛林开复闭,曲径阻旦修。
扳萝寻去路,藉草酌分流。
海涌三山至,峰连二石楼。
明霞常五色,琪树已千秋。
径仄谁能到,云深客自留。
大小钵囊花色好,不知得似此间无。
玉华峰下应频赏,绮里园中是饮徒。
片石长松时下有,青山绿水觉来无。
姚黄赏尽东归去,六六峰前会酒徒。
荒山绝顶受春迟,几见冰花散陆离。
江国凝思唯把酒,云林注目又成诗。
修篁压路增幽意,初月临空耿素姿。
我欲编茆曲水傍,白云黄鹤共翱翔。
纵游芳草寻春远,闲对赤松驻日长。
茶灶岩边泉渍冷,酒杯洞口月流光。
不上幔亭上小舟,道人箫鼓泛中流。
古今天地开仙迹,上下烟波破客愁。
猿鹤曾惊涯树落,凫鸥长逐渚云浮。
璇题画阁魏王宫,灯火千年汉祀同。
大隐何须朝市里,升真只在水云中。
无端白日双厓断,有路青天一线通。
东海安期不可招,生涯溪壑逸情饶。
溯沿曲处疑山尽,行转通时觉水遥。
织女机声随浪杳,羽人棋局落花飘。
谁道虹桥路不通,犹传仙蜕锦函中。
金鸡故乱钟声早,玉女遥悬镜影空。
九曲棹歌嘘夜月,一横铁笛起秋风。
碧涧东西春水添,四时疏雨落晴檐。
珠宫贝阙无寻处,空见重重排玉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