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尊酒三山别,双凫五岭过。
和风吹客袂,啼鸟杂离歌。
雨洗炎方树,霜清瘴海波。
黟中风俗近如何,雀角鼠牙知不多。
君到山城无别事,棠阴满地听弦歌。
疋马南行去路赊,青山迤逦到官家。
地图试问宽多少,剩种桑麻莫种茶。
去矜师上蔡,做信学乖厓。
德进业同进,民心谁不怀。
作县怜今日,读书记昔年。
相逢江上雨,十日为停船。
种得江南几树花,草堂相对阅年华。
芳香恍讶罗浮境,清白真成处士家。
湖影照来春有信,雪痕消尽玉无瑕。
别来屈指已三冬,萍水于今喜一逢。
把酒更青平日眼,谭诗还赧旧时容。
也知枳棘难栖凤,却怪松筠未化龙。
南渡行来景渐昏,隔江烟火几家村。
捣来流水犹闻碓,推出斜阳半掩门。
马认故程行步促,人争归渡唤声喧。
萧萧疋马去朝天,航海梯山路八千。
清绩未陈双阙下,仁心先到五云边。
新莺细柳长安晓,丽日光风大比年。
贤令真为父母官,爱民如子一般看。
饥推谷食常教足,暖课蚕桑只怕寒。
匍匐更无愁入井,征输不复笞追完。
海国风微晓气清,沙头尊酒若为情。
潮回蛋埠花连棹,露锁官桥柳拂旌。
驯鹤飞趋双凤阙,紫骝嘶度五羊城。
久羡侯心公且清,子民犹有故乡情。
仁风早向千家扇,化日光悬五仞旌。
柳色正新催晓驾,桃花依旧满春城。
沧波赤水浩相连,古渡重过却自怜。
华发暗惊非昨日,青天无恙似前年。
野花啼鸟迎归路,芳草斜阳度远阡。
云开远见海中山,万里归程一水难。
雨脚渐随车辙至,风声遥递棹歌喧。
甘棠树老还当茇,桃李花开正满门。
远持节使出花封,劝稼亲民总为公。
葵藿有心终向日,草茅无地不从风。
权衡富贵兮轻重,斗量徵输别异同。
琼海年来俗境迁,我侯历览独垂怜。
润沾香雨山花好,翠偃轻风径草鲜。
载道颂声闻駃舌,满怀吟兴耸诗肩。
梅雨晴时天日清,摘梅送旧觉酸情。
绿槐影里行春酒,红槿花中驻晓旌。
风月一航离海国,山河万里接皇城。
椰酒斟来玉色清,送君聊叙故乡情。
鹦哥笼里频留语,舟子江中望去旌。
星座有光腾玉陛,甘棠馀爱满琼城。
峻石巉岩骨貌粗,蓬蓬荒草鬓模糊。
我来未必曾相识,见说依稀似小姑。
明时海宴与河清,贤宰趋朝动远情。
漠漠五云瞻帝阙,摇摇万里拥心旌。
南园草绿金陵路,上苑花香锦绣城。
交游四海信犹悭,今日方知获上难。
带月披星曾自量,道方时险故应还。
八重到了终伤臂,列鼎嗟来也厚颜。
江湖廊庙本相关,白首归来两梦闲。
和靖北堂知善养,辽阳仙骨已还山。
身名共隐无三窟,风雨归来惜万间。
朔风催着木绵衣,正是邻翁庆饮时。
淑气暖回千日酒,寿筵清映万年枝。
云霞碎点飞香翰,金玉锵鸣乐旧知。
二十四年花甲外,重烦诸老过相期。
中贤中圣觞无算,非谢非陶调出奇。
老菊香腾风有自,古琴声淡听能知。
柳外风尘扑面生,星轺远远属南征。
雨深磻石鲂初跃,春到黄山雉自鸣。
最爱周生能劝俗,复闻孙氏老明经。
一阳来复又三晨,二老悬弧叠诞辰。
佳气郁葱盈里闬,江门风雨两吟身。
膝前戏舞儿英俊,堂上高歌客缙绅。
忆昔偕君听鹿鸣,相期飞控骋修程。
春深红杏多飘土,岁后青松见几茎。
乍雨乍晴由大造,知新知旧孰钟情。
槜李经行冰凛冽,韶华催促七星霜。
爱客冲寒蔡贤尹,星轮杓转照湖湘。
一脉斯文气味长,共君世系出莆阳。
枝柯自信原同本,天地如何使异乡。
唐宋家声曾梓谱,彭城风雨幸连床。
久拚深山老作樵,放归端荷主恩饶。
三年尘梦空驰逐,一日天工入画描。
岩壑风光真自足,岁寒松柏故难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