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名山不用远攀登,暂借绳床我亦僧。


几树鸣禽助禅寂,一丛修竹散炎蒸。


捻花不尽心传妙,对搭空将口说腾。

化城东畔驻三乘,祝发从师记昔曾。


频着袈裟迎上客,自分斋饭与游僧。


谈经几夜窗飞雨,削杖先年手种藤。

闲里香台尽日登,嘿然一笑又逢僧。

衣裁野薜缁尘净,饭试山精石鼎蒸。

大士西方谈实相,仙人东海说飞腾。

金门十载笑重登,归去仍依白社僧。


虚馆静听宵蚁战,远山时见夏云蒸。


巳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

瞰郭楼台谁共登,偶携仙客对山僧。


林烟渺渺人家尽,阶日微微花气蒸。


浮世闲看飞鸟过,机心不遣白猿腾。

十层珠瓦乱云齐,百丈金身落日低。


几许慈恩高刹上,千秋惟睹少陵题。

天豁西郊半大荒,高秋云日散微茫。


三千界涌招提色,四十门开舍利光。


易水荒台传市骏,罗浮归路问骑羊。

参差新复古禅关,残树疏篁百亩闲。


清晓轩窗初过雨,黄尘城市自深山。


一家暂付客天外,半榻聊分僧夏闲。

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
人豪挟秀布山下,馀为巧匠擅一窝。


颀然而长独出者,此中巧处得最多。

潇潇风雨里,得得又开门。


两榻蕙兰壁,半檐花竹村。


鸣蛙藏绿暗,归翼带黄昏。

佳月好风天,诗来眼豁然。


定心生古韵,淡态洗春妍。


一面总如旧,五言相结缘。

禅窗小有天,一见喜跫然。


壁画诗为重,檐花菜共妍。


而翁十暑别,于我百年缘。

玉磬敲时清夜分,老龙吟断碧天云。


邻房逢见广州客,曾向罗浮山里闻。

古寺堪幽赏,长歌醉却回。


岩虚留晚照,谷暗隐晴雷。


对此忘晨夕,谁能数往来。

峻岭香台峭,高林夏气清。


山分龙阜色,涧别虎溪名。


野酌临归鸟,昏钟吼卧鲸。

野寺青霄畔,攀厓扣法堂。


山铺平野阔,江绕大都长。


凿石开花坞,梯云架竹房。

野寺门前杨柳新,一樽同此驻征轮。


西山物候仍馀雪,南国芳菲更有春。


楚棹正逢归塞雁,淮云遥送渡江人。

浮生半日闲难得,已借僧床十日眠。


建茗几烹严子濑,牙香初散富春烟。


诸侯传食端堪愧,山水嬉游是夙缘。

官闲我亦何拘碍,又向天宁一借眠。


风雨净除三伏暑,梦魂凉浸万山烟。


窗临木杪宜仙枕,地隔溪流断俗缘。

薄暮肩舆索翠屏,东岩谁复问惺惺。


三春花鸟催行乐,大地山河总露形。


笑把新诗参佛偈,休将杂剧恼山灵。

亭废逢僧未问因,后人谁复续前人。


我来景物还潇洒,不解行春且醉春。

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
山高杨柳细,路险薜萝深。
古塔已凋翠,祗园曾布金。
帝京重九日,朋旧共开樽。
地远城西寺,台高蓟北门。
云光移塔影,山势断河源。
天宁寺里访诗仙,又蹑飞云过霅川。
留得新词耀新景,杏花摇艳碧罗天。
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
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
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
石径盘回万木中,寺门惟许白云通。
参差楼阁烟霞古,晻映溪山户牖空。
坐久塔铃还自语,诗豪床笔喜相同。
禅堂邀客酒如霞,列炬光中散夕鸦。
云涌珠宫千劫火,天开银阙万人家。
卷帘淮海皆成玉,吹笛江城半落花。
近臣方赐沐,暇日爱攀登。
共向前朝寺,因寻长梵僧。
一庵唯挂钵,何处独支藤。
万里旬宣驿路遥,暂来兰若驻星轺。
每缘推毂怀知己,犹记乘骢肃百僚。
消息几能通蜀栈,瞻依何易切云霄。
飞锡真游戏,论诗解往还。
一声狮子吼,十里道场山。
绿竹静无语,白云长自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