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池马不到,岚壁鸟才通。


百顷青云杪,层波白石中。


郁纡腾秀气,萧瑟浸寒空。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


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

三年落星渚,北望天池山。


临风几浩叹,欲往无飞翰。


今朝复何朝,陟此青云端。

永宁三百六十滩,顺流劈竹上流难。


来宾霜雁岁方晏,唤客荒鸡星未残。


羸躯肯容老巴国,濯发真如到洧盘。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翻山麓。


晓来却问册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话说钮文忠见盖州已失,只得奔走出城,与同于玉麟、郭信、盛本、桑英保护而行,正撞着李逵、鲁智深,领步兵截住去路。
李逵高叫道:“俺奉宋先锋将令,等候你这夥败撮乌多时了!”轮双斧杀来。
手起斧落,早把郭信、桑英砍翻。

远公不出山,坐受天龙供。


地祇敢爱宝,木石亲输送。


岩岩千年屋,山立屹不动。

骑马寻幽度岭迟,老僧不识使君谁。


门开红叶林间寺,泉漫青山石上池。


残果已收猿食少,枯松欲折鹤巢危。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


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

上圣家寰字,威略振边陲。


八维穷眺览,千里曳旌旗。


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

空明片纸涵晶莹,微惹惊蛇一线灰。


白社原同匡岭寺,青山不染米家堆。


偶移浅碧腾腾合,小试光风灼灼来。

根窠休访午阴圆,斜上幽窗倍可怜。


映字不妨遮粉本,谈经适尔点青毡。


高秋巳瘦馀清泚,积雨欲消待往旋。

色借明缘还似幻,白生虚室不曾遮。


老夫偶梦看成蝶,诸子忘弓莫问蛇。


月满桂难亏玉魄,雷惊春已长花芽。

凭阑觌面不相知,邂逅晴窗瞥见时。


浅黛斜分临晓镜,落花轻惹上蛛丝。


萍开绿水鱼情得,叶坠幽光鸟梦奇。

几枝略点红垆雪,片晌聊依篆尾香。


稍惜晴风吹不定,还愁落日去偏忙。


露珠暗坠惊魂起,㬉晕斜轮数叶凉。

心通无地更询他,隔院风生乍染魔。


垂手舞因轻带鸟,扶头醉且厌堆螺。


微凉羽扇频摇曳,半睡仙裾自沓拖。

月华欲上不得上,晴光一倍偿今朝。


轻云疑尔还相掩,宿雾初蠲忽巳飘。


低亚殢人相绰约,回波响远试逍遥。

萧瑟泓渟胜转饶,华池一镜隐岧峣。


青莲色借青天近,玉乳寒分玉洞遥。


树底流云停客榼,竹间凉思满僧寮。

十年三踏天池路,路转峰回胜自知。


树老寒暄无异色,山深向背有馀姿。


寺当托钵分斋候,僧是闻钟出定时。

胜地初凭一杖收,正教吴楚落双眸。


千峰尽袅香垆气,九派平拖瀑布流。


忽暝乾坤垂混阖,欲归身世半沈浮。

使君五马一踟蹰,为爱匡山胜不虚。


亭出御书天子鄣,水成仙乐圣僧庐。


微阴液雪瑶时破,寒色留枫绣自如。

天池此夜月,回彩映诸天。


忽自牟尼捧,如从象罔悬。


千林青琐碎,一涧碧潺湲。

石榻梦能浅,偶然甘雨零。


乱烟萦处合,幽梵坐来停。


薜挂疑相媚,松眠乍欲醒。

知君逸思倦周旋,爱结天池寺里缘。


寺忆东亭初施日,池夸康乐再开年。


呗声时出归云外,梵夹初收落月前。

天池深不测,万仞岳云中。


高涌汉阳月,下含彭蠡风。


雪消时饮鹿,春尽不归鸿。

禅心何处是,窗里石莲峰。


池黑松千片,崖深月一重。


山光寒客剑,霜气入僧钟。

桃花零落尽,游赏与君同。


僧住松声里,莺啼石壁中。


岩光晴处紫,池色晚来空。

上方细路蟠如绾,下有晴川平似坂。


近水远山皆可人,跃踊来供搜句眼。


小池中有江湖春,孤洲便可呼白蘋。

沐浴罢趋局,幽居愁杜门。


重登帝子楼,哭吊诗人冤。


凭栏参井天,隐几西南坤。

庐山绝顶天池寺,铁瓦为堂白石柱。
传言周颠劳圣祖,天眼尊者同颠住。


崄绝下阚无底壑,屈曲穿缘惟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