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合共祥麟侍衮龙,回翔暂息海门风。


蓬山二月群仙会,又看桃花一度红。

鸰原接羽忆当年,梓里亲耕召父田。


正好棠阴看露冕,谁令清瑟改朱弦。


池鱼岂识焚城火,塞马还留偃盖天。

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


岁月不知青鬓改,松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春风江上木兰花,黄柳堤连白鹭沙。


宠命北来喧鹊语,使旌西去拂星槎。


冰壶自许心相映,椿树初看鬓有华。

好去西安守,还乘五马车。


封疆参井旧,民物汉唐馀。


会府人咸喜,铨曹最已书。

何事辽阳太守来,乱嘶五马向荒莱。


漫拖草履筇扶出,竟把山门雪踏开。


闲话无过四五句,寒泉连递两三杯。

新词歌禁苑,香名廿载,汉宫传早。
出守前溪,白苎春衫萦绕。
记得风流刺史,侧帽影、杯衔清沼。

满泛觥船酒。
尽占断、沉沉街鼓,当筵红豆。
东阁观梅诗兴好,更擅才华八斗。

胜地忆屡到,变革非昔年。


律居扫积陋,禅房侈旧观。


老衲不可见,遗事故老传。

危阁临流,渺沧波万顷,涌出冰轮。
星河澹澹,天衢迥绝纤尘。
琼楼玉馆,遍人间、水月精神。

春草江南瑞霰霏,溪山千叠共清辉。


林繁不辨妆梅落,川秀空疑月蚌归。


夕苑萦丛聊自舞,横塘拂水更低飞。

种梅我始效徐公,已觉幽香鼻观通。


寄语后人无剪伐,要令凋郡识春风。

已无庾岭旧时梅,但见梅亭向水开。


遐想风流犹仿佛,更将梅绕四檐栽。

此日老法从,当年穷秀才。


从今归去好,非不遇时来。

度力难堪事,甘心作弃才。


欲归归未得,却悔出山来。

不解追时好,尤非治郡才。


故山猿鹤怨,应怪未归来。

萧萧五马驾双旌,太守承恩下玉京。


气概浮云蒸华岳,胸襟弱水浸蓬瀛。


拥经东出辞储馆,分竹西来镇鄂城。

黑风吹海浪如山,独跨长鲸去不还。


身世云烟游物外,文章奎璧照人间。


彤庭朝朔双凫远,绿野行春五马闲。

湘娥剪水霜刀匀,虚室生白无纤氛。


壶中但觉风雨隔,壳里岂知天地分。


蟾光夜明楮叶露,蝶梦春远梨花云。

玉笋谢朝班,西风海国寒。


无人知苦节,落日下长安。

汉江东抱楚山流,先垄犹馀土一抔。


庙冷桐乡耆旧逝,田荒栗里子孙愁。


兵戈隔梦三千里,霜露伤心二十秋。

东皋风日媚新晴,太守躬耕晓出城。


袅袅双旌穿柳过,萧萧五马蹋花行。


杖藜父老陪咨访,骑竹儿童主送迎。

瓣香遥拜九江城,太守精神日月明。


叔侄并归忠义传,江山不尽古今情。


潮回湓浦声犹怒,云起炉峰气未平。

海国期年政化成,肩舆随处看春耕。


正欣鸡犬无惊扰,讵意鲸鲵有斗争。


遥岛月明虚燕寝,故山云冷失佳城。

莫怪今年秋事晚,黄花不在重阳。
天公留泛九霞觞。
故教争十日,风露寿华堂。

潇洒中书旧省郎,排云曾揽舜衣裳。


一麾况复守名郡,万事不如归故乡。


马首渐违燕阙雨,雁声欲度晋城霜。

江头暂驻木兰船,渔父来夸太守贤。


二邑旋添新户口,四营渐废旧戈鋋。


笙歌不似经荒后,礼乐犹如未战前。

三衢正对福星时,喜得君侯妙抚绥。


甲士散教耕垄亩,书生闲许从旌旗。


条章最是贫家喜,禾黍仍防别郡饥。

火云衔日烧天地,万井炎蒸腾火气。


终南泰华翠欲干,水底乖龙正昏睡。


大造茫茫不可呼,天符何事封江湖。

天家有诏起龚黄,暂抚东夷近海乡。


夹道旗亭榕叶暗,绕城村落荔枝香。


扶桑日上春无瘴,合浦珠还夜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