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子乘冬校猎回,钩陈平野转瑶魁。


万蹄未暮先追日,叠鼓非春已作雷。


得俊风毛随禁仗,犒勤霞液出仙杯。

溪斋元巳得嘉宾,曲曲烟渠逗翠沦。


泼火乍经三月雨,泛觞重记九年春。


风前小舞惊馀雪,梁外清歌落暗尘。

长年踪迹叹西东,此地那知得会逢。


老去我将归梓里,时来君合拜芝封。


故交零落添新冢,晚景衰颓减旧容。

强把州麾楚水东,星轺临按偶相逢。


平居已是同闾里,岁晚还来托部封。


千里江山多契阔,一樽风月且从容。

三年江上守孤城,日日思归去未能。


虽愧憩棠无惠政,却欣伐木有良朋。


花开后圃春同醉,月满高楼夜共灯。

昔年李谪仙,呼月醉南楼。
尚书今夕宴,客有冯高州。


坐邀刘颢清兴发,楼倚长江先得月。

海客乘槎上紫氛,清明时节雨纷纷。


虎牙铜柱皆倾侧,水尽天南不见云。

一百五日寒食雨,风光别我苦吟身。


尚书气与秋天杳,同是天涯沦落人。

寒食家家出古城,满川风雨看潮生。


八千里外飘零客,起向朱樱树下行。

昔藉梨花作寒食,孟光举案与眉齐。


越裳翡翠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

慈母年高鹤发垂,乡书无雁到家迟。


初过寒食一百六,一日思亲十二时。

台州地阔海冥冥,人踏金鳌背上行。


独在异乡为异客,无花无酒过清明。

残花怅望近人开,不尽长江滚滚来。


寒食清明都过了,鹧鸪飞上越王台。

关山迢递古交州,物换星移几度秋。


微雨微风寒食节,夷歌铜鼓不胜愁。

拜扫归来走钿车,二年寒食住京华。


自怜惯识金莲烛,奉使虚随八月槎。

圣代开皇极,恩波雨露沾。


笃生嵩岳佐,载叶渭川占。


社稷千龄会,衣冠五福兼。

回首扶桑铜柱标,芙蓉帐暖度春宵。


清明寒食谁家哭,折戟沈沙铁未销。

闻说家完乐,仍携山芋来。


何烦心助长,惟喜手亲栽。


若务丰根本,应须薙草莱。

药饵从来多客至,人情大抵见荣观。


戴崇贪赴安昌会,必为东田不足欢。

已折素华迷雪苑,更将琼艳照冰台。


刘郎曾入仙源路,又到唐昌观里来。

蛮笺往复写琼瑰,皆是论都作赋才。


花本无情亦无语,清香自到邺城来。

用志专精妙入神,援毫肖象夺天真。


能将绘素传奇表,似与公侯结胜因。


娄德高僧通夙命,王维善画记前身。

冷官风味本清贫,泉石琴书寄此身。


深竹凌寒留夜月,古梅破腊待诗人。


宦情似水频年淡,好句如花一卷新。

冲蒙盛暑历山川,肤使何尝叹独贤。


星骑逡巡一千里,仙才洒落十三篇。


笼罗绝顶裁诗句,摅发高情破万缘。

语那似默得便宜,蝉谩三叹复五噫。


养气何妨为孟子,知音不必要钟期。

静坐幽眠自反听,我新两耳似蝉鸣。


今日更向耳边噪,会忘归真作一声。

风里为生露作粮,腹中潇洒正清凉。


长歌商颂声初振,细听韶音味可忘。

羽仙尘外学修行,未蜕那知身已轻。


露里厌为无事饮,风前戏作不平鸣。

炎帝乘风驭气行,前驱警跸羽仙轻。


胸中一部钧天乐,吐作衙官唱道星。

尚父城东泾水南,秋香飘动府潭潭。


羁怀却喜逢重九,此席应难得再三。


缝掖缦胡宾毕集,台星列宿影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