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
金山既到了,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


老夫平生不奈事,点检风光难可意。

应制诗篇对玉除,是谁传写到商于。


昔从蓂荚阶前作,今向莲花座畔书。


商岭未甘随绮季,汉庭曾忝用相如。

登台见青草,默默感今昔。


江山本旧观,形胜我新识。


江山不因台,流峙天自辟。

一源万里势成三,截地分明限北南。


长堑悠悠天所设,奔流浩浩海相函。


独怜击楫存遗誓,可笑投鞭是漫谈。

几年无此客,同上妙高台。


落日地中去,长江天际来。


英雄成往事,岁月付衔杯。

佛印老秃翁,片言拄苏子。


禅床咫尺间,忽掷千万里。


不解弦中调,如风过牛耳。

金山妙高台,飞到峰头住。


逢师卓锡声,不敢复飞去。

叠嶪层峦枕碧流,七峰此地最奇幽。

登临若会妙高意,便识德云真比丘。

碧峰顶上结茆庐,可拟巢由物外居。


云变白衣眼底事,风翻贝叶案头书。


性天融会无今古,心月圆明彻太虚。

峨眉山头古时月,浮云卷尽尘埃灭。


曾随僧宴入中京,光照九天开玉阙。


山月如今亦送君,影落洞庭波底彻。

江上西风一放舟,暮云飞去见灵洲。


古台落叶初归鸟,野渡停桡不避鸥。


白社重来寻旧约,青山无恙忆同游。

宝所已在近,游子倦跻攀。


努力上复上,安乐刹那间。

四面清临水,台幽古寺偏。
大文昭日月,遗像肃山川。
丹荔还堪食,青苗不易蠲。
孤臣无定迹,时在画图中。
一乞常州后,三移百粤东。
微风吹玉带,馀韵起蚝桐。
罥雁丝云凝不流。
碧天如水绉纹柔。
风怜白发帽栖头。
碧岑日在望,雨雪阻登临。
二客从事者,扶藜长松阴。
绿云及上方,步履皆黄金。
南楼清宴几人从,醉后还登第一峰。
绝壁烟云春草树,大江波浪夜鱼龙。
鸥惊帆影船船月,风急潮声院院钟。
空山落叶无人径,独访先生胜迹来。
南渡莺花三月梦,白云流水绕高台。
吟楚些,江畔与招魂。
埋血只今应化碧,怀人依旧独停云。
荒草上孤坟。
一片回波石,何年梵刹开。
江流万古去,涛带六州来。
释子呼鼋起,山人指雁回。
绝岛浮莲宇,明江涌化城。
龙回银浪转,鳌戴碧山行。
南北舟樯带,东西日月萦。
日落水烟起,茫茫连岸白。
褰裳陟高台,凉月皎秋夕。
古人不我待,露气沾瑶席。
占得湘中地最高,山川端欲助人豪。
萍蓬江海通吴会,兰芷汀洲带楚骚。
人住翠微藏夕霭,水连碧落见秋毫。
长公不可作,遗像见丰标。
台接丹丘月,门临沧海潮。
一官空白首,十载为青苗。
偶为清游宿梵宫,凌晨试上最高峰。
水翻雪色寒犹落,云掩丹光远更重。
旧有一僧能跨虎,近闻三洞尽藏龙。
浮沉休自转相猜,客有停杯想渡杯。
火宅正将乘鹿去,海潮初听妙音来。
云含药草三春长,座拥莲花四色开。
维舟金山下,飞步妙高台。
倚阑纵遐瞩,豁然怀抱开。
谁云隔一水,我喜绝纤埃。
自惜驰驱地,遨游今独闲。
不因筵祖道,已破利名关。
适意鸢鱼外,忘形天地间。
陆地芳洲拥翠翘,巨灵穿石滚云涛。
抟空苍凤欲飞舞,奔海玉龙争怒号。
万象横陈坤轴富,一亭平挹月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