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


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

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

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

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摺。
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
虚沙动月。

共三年、重阳观海,九层阁上杯明。
挽天梯轳转,俨平揖上诗城。
强半中原诸老,便樽前忘老,也不胜情。
傍东篱、闲寻幽圃,一尊拟约渊明。
凭秋来高致,似寒蝶,惜倾城。
要倩花王低首,叹名园吟魏,换却春情。
孤影伤弓铩羽翰,绕林今幸一枝安。
素餐曾饱侏儒粟,短发休弹贡氏冠。
自信初衣胜单绞,岂将手板换纶竿。
浮云变幻路多岐,衡泌优游久息机。
脱兔出林方走圹,雄鸡断尾不为牺。
消磨岁月书千卷,领略溪山酒一卮。
淹留业桂岁寒盟,偃蹇空高物外情。
捧日心常悬北阙,凌云赋未奏西京。
盲公腐史谁同驾,桀溺长沮且耦耕。
烟霞锢疾廿年馀,断简残编老蠹鱼。
享帚自怜曾梦笔,藏山犹有未完书。
遥知宣室能前席,不向平津再曳裾。
小艇辞烟郭,孤踪寄薜萝。
风前诸彦集,花底一尊过。
出语云生袂,传觞月始波。
开禧改岁复峥嵘,老我奔驰不少宁。
雪花欺人入衣袂,前日杭州今四明。
老来老来我何有,绿发黄须行白首。
星斗夜迢迢,江空一棹摇。
乱山诗态活,残雪醉魂消。
已作无怀氏,长思有道朝。
昨夜失东隅,所守在桑榆。
况复江海防,往来历通衢。
卓哉谢氏子,曹江咸弃繻。
秋暑不可能,几思泛中川。
晚来兴有适,溪船偶及门。
凉月才上弦,平潮可黄昏。
不从文叔作三公,归著羊裘大泽中。
石濑钓台非故地,云山江水自高风。
烟迷宿草古遗恨,树拥危楼新奏功。
扶病还朝一秃翁,重来宁免笑何公。
梦魂长是寻云北,归路何时向浙东。
深愿耸身随画鹢,空劳举目送飞鸿。
妇家故步懒重寻,藏拙年来恐不深。
短棹有时乘兴去,径登竹所听鸣琴。
才刃恢恢妙拨烦,邻封抚字尚何难。
更能触事加长虑,自有甘棠向后看。
长江东去跨虹桥,千丈横堤捍海潮。
更向烛溪图永利,坐令百里沸歌谣。
鄞江水与舜江通,久矣威名满一同。
试问何时到封部,数声柔橹一帆风。
玉立君家好弟兄,蓝田风采照花城。
版舆寿母人间盛,千里何曾去送迎。
又作泛舟行,浮家一叶轻。
潮生江外晚,月比夜来明。
云尽天容彻,风高水气清。
大姚江头风乍稀,小陆宅前人独归。
霜枫红于大药染,沙鸟白似孤云飞。
持螯把酒一生足,食蛤踞龟千劫非。
信国河山誓,濠梁水木心。
东来三世近,北望两江深。
继别还成谱,承休欲嗣音。
十日画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迹。
自从少陵为此言,词人诵之常啧啧。
吾观李老《石梁图》,挥毫落纸成顷刻。
山阴寄迹馀旬日,宦海归帆已挂秋。
瘦梦不成银汉落,清风徐到夜江悠。
展禽自分安微秩,楚客何因赋远游。
下历金元上汉唐,书生事业最非常。
轻兵出手擒吴濞,大智全身用吕强。
绝代危疑消华室,半生阅历在龙场。
茅庵小筑。
疏梅几树。
能伴幽独。
草堂旧在姚江浒,门对清流列环堵。
明窗净几似仙家,中有佳人服勤苦。
养高懒去干州县,十载将心攻笔砚。
漉酒蒸糕馈岁时,纷纷儿女换新衣。
邻翁七十看鹅鸭,日暮破船撑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