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轧轧的橹声急促作响,暮色中江面夕阳低垂。
我的行程总有既定终点,潮水却兀自东西往复涌流。
以上为【泊姚江】的翻译。
注释
1. 泊:停泊
2. 姚江:浙江余姚境内河流
3. 轧轧:象声词,形容摇橹声
4. 苍苍:深青色,指暮色
5. 江日低:江面夕阳西沉
6. 定止:固定终点
7. 潮汐:早潮称潮,晚潮称汐
以上为【泊姚江】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淡笔触勾勒江暮行舟图,通过橹声之急与江日之苍的视听对照,营造出苍茫时空背景。后二句由景入理,在“行有定止”与“潮汐东西”的对比中,暗喻人生定向与自然律动的哲学思考,体现宋诗理趣化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泊姚江】的评析。
赏析
王安石这首五绝在二十字间构建起深邃的哲学空间。首句“轧轧橹声急”以声觉开篇,既写行船之迫,又暗含人生奔忙;次句“苍苍江日低”以视觉承接,苍茫暮色与低沉落日共同渲染出宇宙的苍凉。后二句陡然转出理趣:“吾行有定止”彰显人的主体意志与明确目标,而“潮汐自东西”则展现自然规律的永恒往复。这两个意象构成有限与无限、定向与循环的深刻对照,既暗合诗人作为改革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信念,又透出对自然大化的敬畏之情。全诗在工稳对仗中完成从物象到心象的升华,是宋人“格物致知”思维的诗化呈现。
以上为【泊姚江】的赏析。
辑评
1. 宋李壁《王荆公诗注》:“末二语与‘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同一机杼。”
2. 清吴之振《宋诗钞》:“寥寥二十字,竟含宇宙消息,此宋人绝句胜场。”
3.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潮汐自东西’五字,说尽天地无穷而吾生有涯之理。”
4. 钱钟书《谈艺录》:“荆公绝句每于末句作玄想,此诗‘潮汐’句正见其格。”
5. 程千帆《古诗考索》:“前二句密聚,后二句疏放,形成张力。”
6.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将行程体验升华为哲学观照,体现士大夫的思维特质。”
7. 莫砺锋《王安石诗歌研究》:“‘定止’与‘东西’的对照,暗含其政治理想的执着坚守。”
8. 张鸣《宋诗选》:“在微小物象中注入宏大思考,是荆公晚年诗风特色。”
9. 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自’字下得极重,见出自然法则的超越性。”
10. 内山精也《王安石与北宋文学》:“此诗可与其‘春风又绿江南岸’并读,俱见物理与人事之辨。”
以上为【泊姚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