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年爱笑蚕家妇,今日辛勤自养蚕。


仍道不愁罗与绮,女郎初解织桑篮。

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


请看京与洛,谁在旧香闺。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


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无出非我忧,奉主自欢喜。


嫡男就傅书,出入谨护视。


童乌秀不实,恻怛易初旨。

晚岁频过养国时,毵毵白发愧蛾眉。


三千不说吴光剑,九十惟歌卫武诗。


翠筱沾濡愁粉腻,苍松缭绕苦萝丝。

与我同生隔一朝,天教玉佩早相要。


妆成堕马犹垂发,步作惊鸿岂折腰。


凤产桐花香乳少,蝉餐清露玉肌消。

共命鸳鸯宿锦沙,骈头菡萏吐朝霞。


乐天无奈小蛮柳,摩诘偏多天女花。


喜有明珠双出掌,愁教碧玉一持家。

有美文房字墨卿,先予一日下瑶京。


将书令拂花绡滑,欲画教研水玉轻。


贪暖早梅频结子,宜寒迟菊未舒英。

萧晨休叹岁寒催,朔雪炎天未易来。


梅蕊故当重九发,菊花偏向小春开。


岂如桃好多根叶,长与松高在草莱。

玉貌先生岂有求,莫愁天遣慰穷愁。


更教竹叶无离手,自可芦花不上头。


共命鸳鸯争一日,同心桃李媚三秋。

三水西头紫石矶,旧时桃叶此扃扉。


绿萝生长存闾井,碧玉人家本细微。


树解生珠琼蚌似,花能吐凤赭桐希。

每惜蛛丝十指萦,琴囊借得自琼琼。


外铺古锦鸳鸯厚,中衬文绫蛱蝶轻。


凤尾稍宽愁更剪,螺纹微损恨难成。

公姥能来就女无,无儿休叹白头孤。


殷勤得使甥孙大,与妇双双作孝乌。

而女归吾喜有孙,佳人秀实慰慈萱。


阿婆不肯留相抱,黄口娇啼讵忍言。

木棉有花须作实,荔枝有实更成花。


实红不似花红好,努力春深斗丽华。

夫婿多才赋荔支,木棉不赋使侬悲。


侬今欲代木棉乞,乞作双红绝妙辞。

大姨家住木棉头,小姨相望荔支洲。


荔枝有子酸且小,木棉花大如重楼。

每嫌明月夜,酒气太薰卿。


不若同沾醉,氤氲直到明。

贤后金罍酌,班姬亦羽觞。


玉颜酡更好,试把索郎尝。

白华无欲益芬香,六十年华又一霜。


居士未沾红菡萏,丈人已足紫鸳鸯。


眉开五岳双蛾秀,掌出三珠一树香。

越俗团年席,吴风守岁盘。


频乘金盏暖,莫弄玉琴寒。


稚妾为香史,娇儿作酒官。

荔支红让木棉红,荔支可食愁盘空。


木棉有絮作緤布,天寒长御搅霜风。

当酒珠钗久未还,山葩占断绿云鬟。


三春大妇蚕桑里,百岁威姑几杖间。


么凤香收双翅满,郁鸡花点一身斑。

红粉春当冰雪容,看如桃杏倚寒松。


梦吞南海初圆月,欢得公沙第六龙。


中馈只知馨夕膳,女红惟有佐晨舂。

情天忉利,说兰因悽断,坤灵鸳牒。
最忆垂杨芳草渡,春水初迎桃叶。
彩袖添香,红窗问字,婉娈人如月。

镜流换眼,避旧约、丳湖叠舸。
听水乐空岩,烟禽深竹,如唤缘流客坐。
往日词仙寻秋地,有顾影、惊鸿来堕。

金盏横欹醉不胜,墨痕秋晖一奁冰。


西园老尽佳公子,看画花枝学信陵。

卧听清吟销篆缕,抵得红箫否。
香挹素馨微,方曲疏帘,不辨凉生处。


老懒心情浑漫与,剩订花闲谱,学道未应妨,笑问维摩,可是朝华误。

尽抛铅粉着袈裟,长日焚香诵法华。


不学杨枝辞白傅,暂同桃叶住王家。


台深弄玉鸾箫断,殿锁飞琼鹤驭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