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云暗苍龙阙,沈沈殊未开。


窗临凤凰沼,飒飒雨声来。


电影入飞阁,风威凌吹台。

宸命陪分竹,仙资贵珥彤。


入辞中殿閟,出贰左廉雄。


过楚前封近,还吴旧业空。

金殿承恩谒翠华,玉堂染翰草黄麻。


夔龙礼乐于今盛,班马文章未独夸。


旧买石田依破屋,新栽涧竹绕晴沙。

梅梢破白香清切,凊雨含春不成雪。


瑶池仿佛万妃游,缟裙练帨何鲜洁。


凌晨灿烂忽惊眼,客中又过嘉平月。

短褐沉潜不近名,只今长乐郑康成。


酒中贤圣无多酌,琴里宫商一再行。


翰墨放怀新水石,烽烟回首旧蓬瀛。

才应摛藻大明宫,戏咏岩花属意工。


酷爱清香凌鼻观,更欣佳句愈头风。


移来已觉池台胜,赏处何当杖屦同。

渊然推量德为循,酷爱收书定可人。


刘向讨论称好古,退之学问美藏身。


箕裘有子能传业,俎豆于今叹不辰。

万卷胸中学已优,安恬当向古人求。


有财谩说驹千里,此路何殊貉一丘。


儒馆芸香今寂寂,亲闱芝检竟悠悠。

妙龄特达冠群英,家世灯传白与清。


气压西山正开爽,学尊东鲁独精诚。


棠阴政简琴心古,瓜孰归来句眼明。

肃肃金殿里,招贤固在兹。


锵锵石渠内,序拜亦同时。


宴锡欢谈道,文成贵说诗。

侧闻世事乱如丝,不似山中掩耳时。


俗子岂知黄犬叹,先生独赋白驹诗。


少归栗里犹嫌晚,老识荆州未恨迟。

都门夜雨细论诗,犹忆推君一字师。


雌伏雄飞怜往事,朱弦白雪少新知。


烟深春树鹃啼急,魂返松门鹤到迟。

居庐鸡骨病相侵,易箦犹悬傍母心。


薤露不禁朝日薄,萱花长伴夜台深。


人哀尽罢村村市,帝诔遥颁字字金。

清华玉署近天居,入直承明廿载馀。


正睹台星明水镜,忽传卿月暗蟾蜍。


沙堤竟屈三公步,藜阁空藏万卷书。

廿年人事不堪论,把臂犹怜意气存。


且尽金山深夜话,欲招宋玉一春魂。


河山万里谁同调,雨雪千峰自闭门。

云峰缭绕午桥庄,学士邀宾坐草堂。


细指江山论气概,久瞻星斗焕文章。


青霞覆道干旄润,丹桂飘庭语笑香。

真闲聊野服,至乐止人寰。


肯为神仙误,虚寻度索山。

子陵隐严濑,吕望栖磻溪。


龙潜息云雨,虎变扬虹霓。


徐君一片石,乃在震泽西。

灵源出山远,曲溜通溪斜。


春风自何来,片片浮桃花。


我闻林屋岩,中隐神仙家。

横溪断山麓,危梁架云径。


飞雨鸣寒泉,泠泠发清听。


庄生濠上游,孙公天台兴。

明月出海底,挂向珊瑚枝。


玉镜飞不去,中夜光离离。


满持洞庭酒,长歌谪仙辞。

壁立青玉屏,下见古柏根。


相怜岁寒叶,郁作苍云屯。


贞姿洗霜雪,老气横乾坤。

红莲日相鲜,白莲色如故。


秾华多改移,澹泊无外慕。


众人爱颜色,君子乐贞素。

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


密叶翠帷重,秾花红锦张。


对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

微雨开青春,田家事东作。


早起临平台,间与僮仆约。


鞭牛莫鞭腹,束草莫解缚。

怪石如笔格,上植蕉叶青。
苍然太古色,得尔增娉婷。


欲携一斗墨,叶底书《黄庭》。

幽轩绕丛竹,四壁风凄清。


端居不出户,日夕闻秋声。


炎暑永难至,尘氛何自生。

清池若明镜,照见池上楼。


开帘对秋月,影动青狐裘。


崚嶒金银阙,毛骨寒疑秋。

久家湖山上,解揽湖山奇。


先君嘉遁地,堂构开洪基。


嘅昔未穷乐,贻今无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