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冠无獬豸带无鱼,鹤步芹宫足自如。


一片青山满船月,不妨读尽晦翁书。

绿叶扶疏雨未花,芙蓉窗院晚山斜。
清秋东郭门前路,可醉可吟能几家。
忆携蓉城霞,醉赏君山雪。
兴酣俯崖面,三酹大江月。
灵奇秘怪不可说,回首十年尘土热。
花开花落雪盈颅,三地相望一信无。
梁震不惭前进士,杜陵宁是老狂夫。
长淮浪接江逾阔,南极星联斗不孤。
纷纷俗子信么么,过眼何须问唯阿。
三径固知皆坦路,一庵聊复障颓波。
陶潜彭泽思松菊,贺老鉴湖吟芰荷。
浮名两角竞蜗牛,举世谁人肯罢休。
鼻祖独能轻汉魏,耳孙宁不慕羊求。
似闻竹外三家市,犹占溪头十里秋。
涵养书生二百春,为渠文物有经纶。
只今领袖贤关地,畴昔锱铢舍法人。
吾道年来多落落,士风从此却彬彬。
官烛依然泪满台,望中溪嶂似蓬莱。
登楼几度碧云合,对酒独看明月来。
松叶连檐霜后好,梅花喜客腊前开。
天星执法环太微,选仙上界霜笺飞。
先生面带虬虎威,五色文燄腾燕畿。
使过先朝名必辉,共佐鸿业高巍巍。
南风卷地吹沙尘,落日东城辞故人。
来趋礼闱黄卷苦,去主州学铜章新。
君家江南任河北,浩气棱棱面腴色。
念昔未弱冠,与君昆弟游。
各怀经纶业,壮气凌阳秋。
知音得袁宰,鉴赏称琳璆。
江南最好说苏州,傍得闲官也自由。
市舍酒香春四坐,湖田租熟雪千舟。
歌成烂熳乌丝写,意到萦纡画鹢游。
文公汤沐邑,子去作儒官。
马首千峰秀,莺声二月寒。
山禽攒俸纳,溪友借书看。
送君之曲阜,鲁殿谒灵光。
琴瑟歌清庙,衣冠拜素王。
采芹临上邑,释菜得升堂。
朔风吹急水,哀雁绕天鸣。
送子川路远,浩荡扶神旌。
少年挟高艺,求仕入皇京。
匹马嘶风踏软尘,大河东去是通津。
金天后夜文星远,绛水开年化雨新。
芹泮绿回官舍晓,杏坛红送讲堂春。
吾家紫微翁,独守固穷节。
金銮罢直归,朝饭尚薇蕨。
峨峨李杜坛,总角便高蹑。
桐川咫尺路平宽,华檄春风白发欢。
教育兼全三者乐,起居频报四时安。
的传何况自诸老,远业岂徒荣一官。
徐君素高尚,雅志难适俗。
慕彼柴桑翁,种此篱下菊。
黄花秋正繁,白酒时一漉。
秋逢重九亦将阑,换得黄花青草颜。
节物只能催我老,人生那得似云闲。
有心采菊非知菊,无意看山却见山。
全淮控制列城遥,尚想青春虎豹骄。
一日江山走珠玉,万家灯火沸笙箫。
喜逢才俊登文署,好颂升平答圣朝。
舜江吾旧游,风物殊不恶。
江水天际来,宛宛带郊郭。
云帆渺沙溆,翠幛森楼阁。
津亭折柳,正秋光如画。
绕路黄花拥朝马。
叹市槐景淡,池藻波寒,分明是、三载春风难舍。
舟行入淮泗,初上广文官。
地接中州近,天连大野宽。
清时先俎豆,异俗尽衣冠。
君不见黄河之水从西来,东行万里到陜郡,有石横亘势欲回。
天教禹凿三门开,百川风雨万壑雷。
下孰为之挽,上孰为之推。
老臆吞云梦,于今在眼中。
楚材元有望,湖教故多功。
山色连平野,江流入半空。
泮水三春破晓时,无边和气袭人衣。
研朱细滴花间露,散帙初开竹外扉。
坛杏影斜残月坠,鸡窗声动曙光微。
昨夜清霜悴玉芝,士林空仰旧容仪。
一襟秋月持衡处,满座春风振铎时。
白首功名归蝶梦,青霄事业付麟儿。
安州我旧游,风景如看画。
黉宫清绝隐林塘,别构茅亭芳树下。
诸生幽抱此倾写,舞雩咏归同雅雅。
国字崇当代,人才起妙年。
风云千里骏,日月九重天。
翰苑司抡选,中书属次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