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


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


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

风流晋宋时人物,花县鸣琴调甚新。


不厌开樽留剑客,仍能下榻待诗人。


九龙池馆空陈迹,十锦山川自好春。

霰雪殊未已,山川气方冱。


千里向萧条,胡为事奔赴。


明廷策多士,岁贡有程度。

始得平安信,浑纾怅望心。


争看尺素字,绝胜万黄金。


危甚初秋警,几于平陆沈。

若从中国论古学,文武由来本不分。


终使西人遘黄祸,吁天早出学生军。

蛮夷大长作尉地,犹有当时武士风。


今日推翻古人局,要看时势造英雄。

昔我游太湖,欲访洞庭山。


匪为爱僻绝,自古多隐贤。


翠壁浮大泽,洪涛卷高天。

吾爱三黄生,排闼临清溪。
吾爱清溪水,浣此胸中泥。


泥滓消且尽,心月澄光辉。

天台古仙山,药物固非一。


采之年可延,厥品惟参术。


兹诚笼中物,不可亡一日。

千里来携欠一图,东南村构几模糊。


人扶世教何妨切,老向斯文自愧疏。


云谷许还徽国主,周溪流到长官居。

真人玉练超尘质,尚假金盐煮坚石。


要知草伏砂最难,护气延年本仙术。


神炉秘炭呼祝融,日月出没奔朱龙。

生平正气肃朝端,胸次忠清世所难。


忠似赤葵倾烈日,清如秋水挽狂澜。


时多俊乂无尸諌,人有萋菲幸骨寒。

蔡子乘虬去,陈生跨鹤征。
人方怜二妙,天遂夺三英。
稚弟攀輀哭,群公执绋行。
岁暮当风雪,乔松偃涧阿。
丰仪思蕴藉,文采失中和。
前日阳春曲,今朝薤露歌。
自从㦸钺临东阃,恋恋车尘拜紫芝。
排雾已逢回阮眼,持蠡谁解测黄陂。
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
试向黄堂寿我公,庞眉齯齿气冲融。
乌飞会看三松老,鲸饮何辞百榼空。
的皪方瞳曜迟日,扶疏绿鬓受春风。
扶舆光气拥清苕,竦记真儒载诞朝。
天令聿新青帝律,王正初御紫宸朝。
已开师幕居东陕,行握台符侍九霄。
殷家少子真白眉,业精小戴无荒嬉。
寻师过浙不惮远,角艺南京常数奇。
成均正值收材日,羡子束书偕计入。
君本洛阳人,去教关西士。
岩岩百世师,肃肃横渠子。
当时受程学,著述存圣轨。
君不见千红万紫斗媚娇,秋风初动先飘飖。
又不见徂徕山上百尺松,凌霜傲雪不改容。
道人爱此娱神早,眼前懒结闲花草。
枝头野花红欲语,草绿犹带朝来雨。
狂蜂浪蝶不自持,下上东风作容与。
画师好手亦难逢,陶成已老况孙龙。
毿毿嫩绿垂杨短,冉冉晴沙御堤软。
骅骝行惯稳不惊,圉人徐牵不教远。
飞黄食料三品丰,青丝络首飘风騣。
文采尔翩翩,穷经正少年。
来游上国日,归及早秋天。
孤楫悬西照,寒枝咽露蝉。
花落梅窗香不闻,中年观化出尘氛。
眉山苏老能传业,太学何蕃未策勋。
玉洞露寒闲点易,琼楼月满静修文。
载酒官亭晚,分携对落晖。
舟从通潞发,人向石城归。
随路蝉声急,横秋雁影微。
悠悠天际云,飞绕江南路。
游子行见之,徘徊日将暮。
飞云本无心,于人亦何与。
客边每共叹飘蓬,鹏路怜君尚未通。
万里故山今日去,一尊芳醑几时同。
寻幽北固过梁寺,吊古西湖谒宋宫。
万里观光谒圣皇,宁亲又喜得还乡。
都门落日开帆影,玉署东风散雁行。
淮浦雪消春涨绿,吴山雨过晚横苍。
十年芹泮拥青襟,璧水新沾雨露深。
明月暂同官舍酒,白云又动故园心。
帆开潞渚潮平岸,路入庐山花满林。
折桂还夸姓桂人,天风听履上星辰。
凤鸾飞翥金门晓,鹓鹭联翩玉殿春。
制草封缄颁巨轴,宫花拂席耀重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