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解缆不忍发,船头雨湿衣。


汝兄犹是客,吾弟独先归。


行役关河远,虚名骨肉稀。

长天漠漠水淙淙,鼓吹中流引画艭。


南人过此看不足,北人即怕莫推窗。

波摇匹练界长空,天阔千帆处处风。

入雾楼台先暝黑,隔林枫叶后霜红。

皇都日日敞离筵,夫子分符岭海天。


见面谩询为县谱,观诗遥想过溪贤。


陀楼桂雾迷蛮堞,宓室秋涛杂雅弦。

如生小小真,犹自未栖尘。

褕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

昔时知出众,情宠占横陈。

古画思匡岭,上方疑傅岩。


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


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

雪楼当日动晴寒,渭水梁山鸟外看。


闻说德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阑干。

斗畔危梯百尺悬,岧峣飞观矗层烟。


长淮蜃起朱阑外,大泽龙吟碧槛前。


抱瑟湘灵时自舞,吹箫秦女欲谁怜。

积翠中天势欲翔,分明台殿到扶桑。


云霞上下飞丹壁,日月东西抱画梁。


座里黄河千舶聚,毫端沧海一杯长。

广陵舟里连衾枕,宝应湖边隔雨风。


人世百年谁骨肉,天涯此路复西东。


中宵忆尔心俱折,逆旅无人信莫通。

长淮昔战争,废地少人耕。


野壁三家市,官亭十里程。


田夫时识字,水鸟不知名。

竹杖纱巾映白头,淮南耆旧让风流。


身闲对酒忻无事,禾熟逢人说有秋。


花坞云香歌扇动,鹭湖天晚钓船收。

天接湖光迥,云开塔影圆。


老渔明宿火,客子傍归船。


晚市风声静,秋沙月色偏。

我生爱月仍爱奇,着意欲到西湖西。
不然具区三万六千顷,坐此一色银玻瓈。


今宵宝应湖南路,桂魄皎皎风凄凄。

九日淮南系客舟,无边云雾蔽沧洲。


万方多难孤尊对,千里辞家一剑留。


木叶漫惊公子思,菊花聊慰旅人愁。

楼船贪夜涉,积水径长湖。


片月悬明晦,疏星澹有无。


烟浮鲛客素,波涌汉妃珠。

连过三湖日未斜,天教清兴发诗家。


何嫌顺境风涛壮,更爱扁舟眼界赊。


角角芦根呼水鸟,翻翻帆影散堤鸦。

渔舟泛泛杂鸥凫,妇桨夫桡水满湖。


笑煞往来人未了,远提长缆日招呼。

湖草青青叶未齐,水天相接望低迷。


行人歌罢沧浪曲,几点渔舟落照西。

渔艇穿云去未归,水光昏接日光微。


蒲帆不遇天风便,笑倚蓬窗咏绿衣。

微茫新水涨洪波,南北行人感慨多。


何似西湖风景好,近山青拥数堆螺。

几树桃花照眼红,堤长湖阔水生风。


停舟未暇留清赏,只恐春归花又空。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鼙,石壁万龛窦。


何人植翠柏,幽径出尘囿。

飞涛寒涌柁楼深,永夜星河堕欲沉。


病后江湖曾起色,醉来书剑有雄心。


苇间明月双珠出,蘋末悲风万籁吟。

隐矣君莫疑,闭关堪避諠。


不见东方子,陆沉金马门。

市上悬一壶,此是长房宅。


青雀飞不还,报书瑶池客。

手把楞伽读,悬灯伴僧宿。


夜闻风雨声,那知在深竹。

品泉如品士,清修良独难。


泉侧支茶炉,瑟瑟松涛寒。

明月生东海,万里飞烟彩。


我欲往拾之,清光在兰茝。

婆娑古松下,忆昔仙人家。


风从岱宗来,吹落秦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