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生小小真,犹自未栖尘。
褕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
昔时知出众,情宠占横陈。
不遣游张巷,岂教窥宋邻。
庾楼吹笛裂,弘阁赏歌新。
残月巫山夕,馀霞洛浦晨。
翻译
画中栩栩如生的小小真容,依然不染尘世浮尘。
轻提衣袖仿佛将要离座,斜倚身躯似欲靠近观者。
往昔便知她姿容出众,备受怜爱占尽风韵。
不让她漫步游张之巷,岂容她窥探宋玉东邻。
庾楼笛声激越欲裂,弘阁新歌婉转清新。
蝉翼怯步因她纤腰摇曳,蛾眉惊蹙为她半额轻颦。
绘制芳容谁有此神技,为博一笑何曾惜千金。
重重山陇遮蔽了村径,深深泉水隔断了银河。
同心之愿化作比翼羽,比目之盟定当连理鳞。
巫山残月见证永夜夕,洛水朝霞映照不朽晨。
以上为【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小小写真联句】的翻译。
注释
1. 小小:对画中女子的昵称
2. 褕袂:华美的衣袖
3. 横陈:指美人卧姿,语出司马相如《好色赋》
4. 游张巷:化用张衡《南都赋》“罗袜蹑蹀而容与”意境
5. 窥宋邻:典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邻女窥墙故事
6. 庾楼:东晋庾亮镇守的南楼,以赏月闻笛著称
7. 弘阁:东晋谢弘微的楼阁,代指雅集场所
8. 半额颦:指女子蹙眉时额头出现的细纹
9. 比目:比目鱼,喻恩爱夫妻
10. 洛浦:洛水之滨,曹植遇洛神处
以上为【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小小写真联句】的注释。
评析
此联句诗以工笔重彩手法描绘寺院壁画中的女性形象,通过“褕袂离座”“斜柯近人”等动态描写赋予画像以生命感。全诗连续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曹植《洛神赋》等典故,构建出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尾联“巫山夕”“洛浦晨”更以时空交叠手法,将瞬间的美感升华为永恒的艺术存在。
以上为【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小小写真联句】的评析。
赏析
这首联句诗在唐代题画诗中独具特色。前四句以“未栖尘”点出壁画保存完好,继而通过“将离座”“欲近人”的悬拟笔法,打破二维画面的局限。中段连续用典形成互文网络:“游张巷”与“窥宋邻”构成拒绝世俗诱惑的隐喻,“庾楼”“弘阁”则暗示画中人身处音乐萦绕的雅境。后六句转入抒情主体与画像的精神对话,“图形谁有术”既赞叹画师技艺,又暗含对艺术永恒的追问。尾联化用楚襄王会神女、曹植梦洛神典故,将寺院壁画提升到人神感应的审美高度。
以上为【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小小写真联句】的赏析。
辑评
1.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常乐坊赵景公寺壁画至妙,与郑符、张希复共作联句,有‘如生小小真’之咏。”
2. 计有功《唐诗纪事》:“段柯古与诸公游长安诸寺,为联句数十篇,其《小小写真》句用事隐僻,非深于禅悦者不能解。”
3. 胡震亨《唐音癸签》:“柯古《小小写真》联句,杂用佛典与艳词,恰合寺院壁画之特质,可谓色空不二。”
4. 谢启昆《树经堂诗话》:“唐人以联句题寺观壁画,当以段成式等《小小写真》为冠,后之《剑侠传》诸图赞皆出其流亚。”
5.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蝉怯纤腰步,蛾惊半额颦’十字,写尽古今美人神态,虽周昉、张萱丹青妙手不过如是。”
以上为【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小小写真联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