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王生兼养生,萧生颇慕禅。


迢迢数千里,拜我滁山前。


吾道既匪佛,吾学亦匪仙。

随处山泉著草庐,底须松竹掩柴扉。


天涯游子何曾出?


画里孤帆未是归。


小酉诸峰开夕照,虎溪春寺入烟霏。

一生飘泊老江湖,今日别公归故庐。


此去怕无相见日,因风或有寄来书。


云烟过眼时时变,草树惊秋夜夜疏。

忘家甘旅食,忧国属愁颜。


有客佩金印,何人守玉关。


风霜晚秋后,天地夕阳间。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志士规模远,非时展布难。


莫言南地暖,须念北风寒。


楮贱伤财力,兵骄稔祸端。

乾坤虽广大,人物不能多。


议论还诸老,文章自一科。


从横负才略,缓急任干戈。

跃马河梁畔,殷勤更一卮。


荒城寒自入,游子暮何之。


忆昔含香省,逢君解佩时。

乱离秋绪。
黄花外,遥天吹下琼树。
华山仙掌是前身,灵气青柯雨。

昔我犹词垣,刘子居黄门。


一挥紫薇幕,为发抗直言。


今我掌南礼,实夫在祠祭。

周君截截金华姿,扬眉吐气鸣彤墀。


高才顽●不偶时,夷险一节终不移。


天子重远远非麾,宣尼直欲居九夷。

君不见苍龙鬐,风雷未遇藏深池。
又不见丹凤毛,失路惨淡依蓬蒿。
乘云忽起沛霖雨,向日长鸣冲紫霄。
细雨柴门生远愁,向来诗帙若为酬。
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
北郭晚晴山更远,南塘春尽水争流。
曾共云边看晚晴,芙蓉峰下听滩声。
当时范李今何在,愁向诗中见姓名。
忆昔池亭同啸咏,只今扶病少过从。
石阑花好几时发,林径苔深尽日封。
转觉春风愁见雁,可堪夜雨坐闻钟。
杨子旧精舍,全侯新学宫。
百年遗往躅,一旦振高风。
日月冠裳会,春秋俎豆崇。
赣水来天上,江边足定居。
梦寻疑有路,恨别竟无书。
坐石调琴处,临池弄墨馀。
乱后今谁在,愁来想鬓华。
公侯能好客,风土足为家。
翠玉春携酒,廉泉夜煮茶。
赤岭坡前春日迟,杨柳桥下暮潮低。
闽中游子歌相别,天上故人书漫题。
茉莉吹香来竹户,麇䴥作队过松畦。
驱车落日满河梁,欲别犹堪典鹔鹴。
把袂几人燕市酒,裁书八月蓟城霜。
空令白雁随归客,只为青山忆故乡。
海内论词伯,宁能少尔曹。
竹留三径赋,酒值五陵豪。
绿发抽身早,青山阅世高。
寺前古堤四百尺,水激沙崩地卑湿。
年深日远坍近墙,人马交驰路欹侧。
王君克家馀百金,病涉似有忧民心。
投迹深林百念休,春花秋月与追游。
雨馀山色朝当户,风外溪声夜满楼。
春首过从到敝庐,谈诗清夜剪园蔬。
久知衡宇能容膝,岂料王门再曳裾。
见志但知孙绰赋,济时莫上贾生书。
食经畴昔未曾稽,薄脍银丝命小奚。
探字客留春寂寂,散花人在雨凄凄。
交情一倍怜湖海,韵事千秋费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