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先生英妙年,一扫千兔秃。


仕进固有馀,不肯践场屋。


通阛何所傲,傲名非傲俗。

楚灵均后,数柴桑,第一伤心人物。
招屈亭前千古水,流向浔阳百折。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

花竹参差荫石苔,幽居却似小蓬莱。


山光入座青云动,水色摇天白雨开。


得兴不妨闲觅句,忘机尽自可衔杯。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南窗何似北窗凉,寄傲来风各有方。


千古光辉如昨日,一时收拾付新堂。


已惊盏里醅初绿,更觉篱边菊渐黄。

水落槎枯,田荒玉碎。
夜阑秉烛惊相对。
故家人物已无传,一灯却照清江外。

南窗容膝安,北窗卧风凉。


栋宇自魏晋,斯人自羲皇。


一世没沧海,微木堕渺茫。

南山有路滑如苔,多少人从半岭回。


不是老僧空傲世,世人自不上山来。

远公招不到渊明,莲社千年迹已陈。


莫道先生曾傲己,如今更傲世间人。

琴书静对,共素心、除有孤松千尺。
一角云山风雨外,高致幼舆消得。
浮海苍茫,问天沉醉,有恨凭谁识。

门掩晓风轻,庭环涧水深。


醉吹风里笛,静鼓月中琴。


黄卷知兴废,青山阅古今。

少日心存汉使槎,老年诗到晚唐家。


床前古鼎烹茶灶,头上凉巾漉酒纱。


绕屋锄云多种竹,凿池分溜广浇瓜。

健理烟波钓月槎,困眠云屋野僧家。


清谈自足酬玄旨,佳句仍堪罩碧纱。


萧寺借栽陶令菊,祗园分种邵平瓜。

王孙是古豪而迂,五鼎不换一束书。
江城别驾辕下驹,升斗未足回清臞。
晓衙吏退谁与俱,傍砌燕雀来将雏。
韦郎江海士,心与凡子各。
折腰卑小官,不事干禄学。
观身一牛毛,阅世两蜗角。
男儿骛功名,浪起四方志。
辙环百年间,正足消两髀。
达人坐进此,妙处不容喙。
著心寻处元无物,开眼见时都是天。
楚市少年霸陵尉,纷纷蠛蠓过吾前。
林下日夷犹,萧萧黄叶秋。
乾坤双白眼,杖屦一苍头。
笑看乌鸢吓,闲陪鹿豕游。
竟日双扉掩,其中草色新。
石幢门外树,法相壁间寻。
借渡石微窄,凿渠雨始深。
不来深处坐,何以涤吾愁。
古井汲苔绣,石床吟素秋。
幽香天际发,奇致室中求。
丽景旁相映,庭空水一湾。
借庑通竹径,留石让松关。
客远定须到,诗卑必痛删。
花扉深不测,危立有层楼。
遥瞩盈庭树,宛然别一丘。
坐堪邀月下,登或当山游。
虚亭立水面,问树乃称奇。
不谓虬龙影,能于隙地垂。
互承栏并槛,交接涧通池。
空台超以旷,而亩未能盈。
缀石仅留意,栽花不在名。
借池崇地势,待月望山情。
戒时非作态,入室自悠然。
作古宛如古,可传无意传。
才情因以胜,位置佐之缘。
婵娟何以署,到果趣无涯。
隙地留移竹,曲阑不辍花。
暂延人意惬,久坐客心赊。
廊传踏月久,更获此为奇。
不在照能遍,无妨影乍欹。
槛承花始韵,檐阁树微亏。
谁知轩后阁,宛在水之濆。
牖外树交合,阶前萍即分。
鸟窥书影静,鱼伺墨波勤。
南窗何似北窗凉,寄傲乘风各有方。
俯仰尚嫌天地窄,卷舒宁计古今长。
酒斟盏里浮醅绿,菊采篱边满眼黄。
早付闲身老故乡,青松成径菊成行。
支颐独坐心遗念,坦腹高吟兴欲狂。
瓮下却应嗤毕卓,篱根遥想对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