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敝箧积尘埃,中有所读书。
我书虽不多,圣言则有馀。
上下数千年,直窥结绳初。
南山多流水,中有二顷田。
深耕倘及时,亦足待丰年。
军兴百敛加,在理有固然。
德由孝悌立,身以勤俭持。
君子贵闻道,小人幸乘时。
夭夭桃李花,落落青松枝。
平生文字癖,斑白无所成。
遂启青囊秘,稍知草石名。
医国非良工,活人术颇精。
家贫颇好客,客至无所具。
嘉蔬不待求,浊酒须尽醉。
顾我非痛饮,古人有高致。
我生本贫儒,家无担石储。
寂寞三十年,徒有数卷书。
朝从圣贤游,暮与猿鹤居。
昔我南涧来,遂谋西园居。
萧萧桑柘阴,下有比屋庐。
交枝啭黄鸟,澄波跃文鱼。
东游西上但差参,寒饿催躯失本心。
多难有言悲运命,厌贫无意惜光阴。
穷通未定功名主,疾病能将少壮侵。
闭门却扫未足高,遇酒辄醉岂其豪。
穷山终岁拥书坐,涧谷曷日兴云涛。
浮沉非工俗子恶,只与笔砚为朋曹。
牡丹名品众,特地盛于今。
西子含羞甚,东君着意深。
障行施烂锦,屋贮用黄金。
归舟南过练塘时,重阅前年送别诗。
人世阖棺方始定,客程流梗固难期。
君还里闬寻三雅,我尚山城守一枝。
山园宁厌小,闲地只如馨。
木落长天碧,云飞远岫青。
故人应见忆,新咏许时听。
碧嶂嶙峋夔子国,白云缥缈昭君乡。
平生不识巫山面,今日巫山到眼傍。
谁战玉龙看逐北,尚驱盐虎欲征西。
有人独立城头望,一派寒光在乳溪。
飞洒羞明不肯朝,徘徊待伴未全消。
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
璧月半规开水面,玉龙千丈转山腰。
衡门虽设昼常关,人在琼楼玉宇间。
一笑眼青馀老桧,相看头白祇高山。
携壶索共梅花醉,著屐扶行竹杖斑。
腊尽冰花堕渺茫,诗来爽气想清扬。
润添陇麦知年熟,影浸溪梅见月将。
闭户谁能呼白堕,回风却笑舞红妆。
郊原膴膴春意足,细草凄迷芳树绿。
雁鹜无数泛陂塘,羊牛相与随刍牧。
几年不泛浙西船,恍如苏台俯平川。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
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
海门兮长风,中流兮孤屿。
怀美人兮何方,览大江之东去。
东林寺里旧书堂,三十年来野草荒。
百啭未忘初鸟韵,一株犹剩晚柑香。
山怀龙阜神俱远,水问梅村脉故长。
宝林经雨宿,声色净诸峦。
心杂辞灵运,身轻忆懒残。
水田僧结夏,金粟鸟分餐。
不道西山高,却道日将晏。
谁知夹日乌,阳光犹自烂。
耳目若可镕,见闻何所住。
春色满乾坤,画树非真树。
土坼田分畛,冰消水共池。
怪来关切甚,原未隔毫丝。
江山残霸登临后,霜红暗催秋换。
静月笼沙,平烟浸郭,凄咽秦淮波软。
繁华梦短。
劫灰吟未了。
正庾郎萧瑟,江关秋老。
寒枝夜乌绕。
盈盈一水讯鸥程,听说坡公寓郡城。
名士倾襟联后进,传人当道让先生。
绝尘高翥云中鹤,求友新迁谷口莺。
故里重开著作楼,布帆江上识归舟。
汉唐两代丛书续,岭峤双旌宦迹留。
雅曲先为朋辈倡,遗珠广替故家收。
万派江声腕底鸣,新诗读罢有馀情。
风骚独倡千秋业,几席亲联四海英。
上接敦盘袁蒋赵,远搜文献宋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