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轺车西望说经台,万里关门紫气来。


侍从只今持玉节,崆峒先问广成回。

解颐匡鼎去谈经,西学长安佩尽青。


槐市翩翩能论难,秋风催送入彤廷。

阊阖云开气象新,西京礼乐重儒臣。


观风一过邠岐下,不用诸生论借秦。

景光洵可爱,富贵非所求。


志士实荣名,哲人慕前修。


念彼麻中蓬,断金在良俦。

渴饥亦已长,结交亦相当。


声气诚应求,胡为天一方。


显显君子德,追琢充明堂。

严飙厉商气,纤枯肃寒坻。


衔羽鸣周周,玄云郁嵯峨。


俯彼洪河流,四运忽若兹。

风尘谁掩竹参差,褦襶红尘客到迟。


杖底看云吟过日,溪头伴鹤去经时。


辰参已放留檀篆,午食空甘荐野葵。

共寻双树叩三乘,竹院空留塔影层。


结厦亦飞云外锡,登山时度水边藤。


应疑朱户非蓬户,始信诗僧即圣僧。

几载鱼鸿已杳然,椷书犹喜及行鞭。


碧云久自三城隔,玉树长从一水悬。


客舍偏能追往事,尘途应为感流年。

柳色青青似渭城,翩翩文藻出西京。


闲居水石心难系,前路莺花春始明。


寸禄只应随世用,尺书无奈别君情。

回首人间万态空,独留山水寄丝桐。


尘途扰扰思前日,海国泱泱见大风。


车马未成今雨约,烟霞惟慕小山丛。

一片闲云去住频,随风出岫到瓯闽。


漂零寓目愁羁旅,迟暮伤心为美人。


园静止堪窥竹素,公馀端合对花神。

窗外禽声竟日闻,午晴花气送馀芬。


久随波荡为孤客,拟遣穷愁咏五君。


旧侣几逢千里驾,他乡长梦故山云。

逢人高士说南州,尚有诗篇阻唱酬。


司马不须徒慕蔺,仲宣何用更依刘。


观风独美闲居赋,对月时登近水楼。

滨海嗟留滞,多年寄拊循。


烦劳安郡邑,弼直愧臣邻。


歌凤德何似,为龙性亦驯。

烽火边亭密,诛求里巷繁。


抡才资保障,别利试盘根。


远徼听舆颂,中朝得主恩。

昔年三辅地,挥麈共谈天。


一别风尘隔,相怀道路偏。


握符分海甸,应宿耀星缠。

圣人初政日方升,独立台端仗老成。


一道歌谣听不尽,须知四海望升平。

袨服奇装巧日增,百金财可一缣成。


苇帘布缘黄絁被,时为封章达圣明。

亩税丁庸自祖宗,巧名新意日重重。


归班第一章封奏,民力东南久已穷。

百年天下是金瓯,根柢东南此四州。


同日震惊非小异,使君何以慰宸忧。

十载青云逐后尘,冰霜此日见阳春。


书生别有迂谈在,拟托阳关赠故人。

黄叶柴门忆驻鞍,瓜期屈指又秋残。


玉尊不及沙头饯,明月长留海上寒。

荷橐甘泉陋长卿,前驱声里铁山轻。


皇威庙略咸无外,北伐南征并有名。


秦塞百城兵似月,周原千里稻如京。

此道于今竟莫论,当年鲍叔幸犹存。


气倾渤海潮头水,手挽阴山雪底魂。


白草尚多缠野恨,黄沙无计借馀暄。

墙东避世卧江村,隐几翛然对酒樽。


邗上荷衣今散客,兰陵华胄旧王孙。


烟云自绕沧洲笔,车辙多停薜荔门。

沧溟东望日含晖,城郭人民叹已非!


乱世功名无所用,平生心迹不相违。


词章应世东洋体,妇孺还乡大袄衣。

疏林暮景挂斜晖,转悔今非似昨非。


一别真成游子恨,十年竟与故人违!


重来彭泽陶元亮,遥忆辽东管布衣。


我已无家长在客,守松三度去来归。

美人香草意,洪子独无俦。


乍向淡江驻,如从湘水游。


逢人闻说项,即我亦依刘。

头上一方巾,西湖住宅新。


古今称句法,岛贺是僧身。


买马因添口,将钱或施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