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夜中秋月,长安向北城。


高梧云意薄,小草露华清。


气候关寒暑,天心忌满盈。

连夜月色好,此宵看满轮。


金波惆怅里,碧海别离新。


冰雪南征雁,关山北望人。

深沉鼓角动重关,迢递星河近暮山。


卧匣宝刀鹇尾白,悬门弓䩨虎文斑。


石林寒落鞲鹰急,原草秋肥厩马闲。

明月初出云间时,炯如金盆光陆离。
驻影疑遮青桂树,飞光直射碧桃枝。


枝间烂烂花如雪,风力高寒吹欲折。

林塘澹清华,庭宇豁虚朗。


露井波澄辉,风林叶交响。


高言倡令德,孤吟振遐想。

徐州洪上月团团,浪打孤舟客影寒。


料得人家今夕语,一年十二度相看。

土屋无风尚不关,屋前遥见两青山。


瓦盆盛酒茆铺席,何日柴门望月还。

欲问江干水竹居,南来舟楫未全疏。


如何荏苒三秋候,不寄平安一字书。


事主只今縻禄秩,还家何日省丘墟。

吏散西曹月自明,褰衣顾影倍凄清。


娇痴不独怜儿女,老大还多忆弟兄。


紫禁花明催晓觐,青郊草满废秋耕。

今年十五夜,看月在流江。


谁遣遗乡邑,犹疑接澒泷。


水光浮战舰,山翠隐蓬窗。

海月三更白,江风七月寒。


久知行客惯,强作故园看。


菜疃依壖辟,茆亭傍水安。

落尽东门柳,辞家又一年。


浮云千里外,明月九秋前。


席近花香润,楼当桂影偏。

昨夜醉南楼,西堂兴未休。


共看九霄月,仍是一轮秋。


影傍关山落,光连河海流。

陈遵投辖罄交欢,池上酣吟并倚栏。


月到玉堂秋转静,天回瑶阙夜偏寒。


坐听客子穿云笛,恍见仙人承露盘。

楼高仍绮席,月朗亦金波。


垂老酒杯倦,先秋诗兴多。


柝声空巷陌,池影截天河。

梦断西楼,又还对旧时凉月。
凭栏久,满襟香露,木犀熏彻。
曾笑蟾蜍偷药误,青天碧海无期别。

岭近山相属,江通水不流。

无云方万里,有月正中秋。

月到空庭色界虚,酒壶安顿向冰壶。


须臾万瓦清露湿,仿佛一轮丹桂孤。


独酌难成狂态度,闲身惟有醉工夫。

团团满庭月,冷侵华霜重。


何人万里外,与此孤光共。


摩云度征鸿,天阔目难送。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冰壶碾破一轮秋,杯吸长鲸笔挽牛。


大地山河明色界,九天宫阙耀琼楼。


香浮蟾桂今犹古,曲按霓裳乐易愁。

四海秋期逢此夕,九霄月色对长安。


堪怜委地金波动,未厌沾衣玉露寒。


兔影才生云母帐,蟾辉忽烂水晶盘。

朱公自有五湖天,介子何须九县田。


无限东风原上泪,尽输西子月中船。


梨花自怯嫦娥白,鞦影终随永夜偏。

少日曾相识,重来有故情。


殷勤前度月,依旧向人明。


扰扰魄生死,区区轮满盈。

凉月娟娟照满怀,流光如水共徘徊。


持杯对影非吾事,但许帘栊彻夜开。

暑天烦倦唯酣寝,薄暮登楼起宿疴。


簟报新秋凉意早,窗开永夜月明多。


不眠孤鹤频惊叫,好事流萤屡见过。

与君共拾长安月,照我千秋壮士颜。


中夜玄猿犹自泣,西游黄鹄几时还。


王关戌客仍刀斗,石室仙人空佩环。

今宵明月谁家好,玉署风帘坐素秋。


露重梧枝垂曲槛,天空桂子落高楼。


金河戍客吹笳望,锦字闺人卷幔愁。

愁闻织女渡河津,谁闭嫦娥在月轮。


宝镜台临瑶席冷,羽衣香染桂华新。


鸿来绝塞书千里,鹊绕空庭树几巡。

家家望月此宵晴,独步瑶阶接凤城。


天上楼台元异色,风前弦管半离情。


且教华烛辞中禁,莫遣微云秽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