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山岭相近,峰峦连绵相接;
江水宽广,恍若凝滞不流。
夜空无云,延展万里澄澈;
明月高悬,正值中秋时节。
以上为【庐陵中秋对月】的翻译。
注释
庐陵:今江西吉安,诗人时任此地官职。
属(zhǔ):连接,连绵。
江通水不流:指江面开阔平缓,视觉上如静止不动;亦暗含“水月相映,时空凝固”的禅意。
无云方万里:“方”字既写空间广袤,亦暗含“正是”之时态意味。
以上为【庐陵中秋对月】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极简笔墨勾勒中秋夜旷远静谧之境。前两句通过“山相属”与“水不流”的动静对照,暗喻时空的浩瀚与瞬间的凝固;后两句以“无云”“有月”的纯粹意象,强化天地空明之境。全诗未直接抒情,却通过宇宙的永恒与人类的渺小形成张力,暗含对团圆与孤寂的哲学思考。
以上为【庐陵中秋对月】的评析。
赏析
1. 空间与时间的双重构建首联以横向的“岭近”“江通”展开地理维度,尾联以“万里”“中秋”拓开时空纵深,形成立体意境。
2. 白描中的禅意“水不流”违反物理常理,却契合禅宗“动静一如”的观照方式,与张若虚“江潭落月复西斜”异曲同工。
3. 中秋主题的突破摒弃传统中秋诗的思乡、宴饮题材,以宇宙为镜,展现“天地即吾心”的宋代理学境界,与苏轼“中秋谁与共孤光”形成一冷一热的审美对照。
以上为【庐陵中秋对月】的赏析。
辑评
清·厉鹗《宋诗纪事》:“仙井(徐俯)诗语自清逸,此篇尤得空静之趣。”
近现代·钱锺书《宋诗选注》:“徐俯存诗虽少,如《庐陵中秋对月》能于二十字中包举时空,可见江西诗派‘瘦硬’之外的澄明境界。”
当代学者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此诗以极简意象承载理趣,末二句似直述而实含哲思,乃宋诗‘以理入诗’之典范。”
以上为【庐陵中秋对月】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