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
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

吾闻轩辕之国,乃在大海之中央。
其不寿者八百岁,寿者乃与天地同久长。


楼台缥缈造云汉,赤日绕户扶叶凉。

却说那三人穿林入里,只见那呆子绷在树上,声声叫喊,痛苦难禁。
行者上前笑道:“好女婿呀!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那呆子见他来抢白着羞,咬着牙,忍着疼,不敢叫喊。
沙僧见了老大不忍,放下行李,上前解了绳索救下。

玉泉舟下玉河通,日丽风和波不雄。

芷白蒲青景有望,鸢飞鱼跃兴无穷。

清漪水色从新秀,万寿山光即渐融。

下方僧院众山巅,百折林梢路更前。


绝顶别开新世界,蒙蒙花雨散诸天。

得水月光活,能诗画意深。


直将垂钓意,自证妙明心。


残魄支天地,扁舟阅古今。

人心不和平,天下乱未已。
谁言治天下,不自人心始。


图中之人盖知此,偶出鸣琴作宰官。

万方多难此登临,满径幽兰石气阴。


欲把离骚当梵唱,谶除香草美人心。

何处寒薇问首阳,名山竟遣落蛮荒。


秋心瘦入诗人骨,箬笠峰头夕照黄。

遗墨残山觅旧劖,空林凉碧坠松杉。


珊瑚宝玦消磨尽,满目寒云帝子岩。

鸣鸠春路忆幽探,耆旧遗闻选石谈。


埋碧千年应不化,重镌诗碣蔡梅庵。

眼底闽山与粤山,霸图山色有无间。


老僧不管人间世,黄叶满林秋闭关。

仙人去后碧云寒,丹灶无烟玉井乾。


留得残棋一枰石,秋风吹客话长安。

秋河挂树露华浓,残月衔山起听钟。


花影满身寒不寐,不知身在最高峰。

广福庵寒锁落花,开山初祖属吾家。


欲寻凤髻峰前塔,斜日秋林噪暮鸦。

百盘路尽是山门,避世人犹宅址存。


消受桃花千万树,梵王宫占武陵源。

白隰见层峰,巉岩倚碧空。


上多千岁木,下有百年翁。


栎社不材永,东陵非义终。

积翠三天迥,飞梁百尺横。


星河浮玉砌,云雾揽金茎。


羽客青泥饭,仙人赤石英。

振锡千林暮,移尊片月秋。


不辞青嶂远,聊共白云游。


洗钵花台静,悬灯竹径幽。

积水湖天合,泠泠帝阙西。


逶迤云色净,掩映日华低。


凤吹临高岸,龙舟出大堤。

紫殿衣冠肃,玄宫剑玺遥。


天回群后集,地迥百灵朝。


文字垂羲画,声歌咽帝韶。

飘然沧海客,曾事紫阳君。


袖里黄庭字,囊中赤伏文。


放舲三泖月,携杖九峰云。

我昔手持绿玉杖,遍观寿山寺外崒嵂之奇峰。
天风吹我衣,云气荡我胸。


峰形峙为五,烟霞有路遥相通。

双涧桥西见五峰,分明朵朵翠芙蓉。


半空绝壁开金像,百道飞泉喷玉龙。


怪石坐来斜听鸟,曲阑凭处倒看松。

匹马千峰晓度关,相逢俱是紫宸班。


帝宫阊阖开今日,天柱华夷见此山。


万里鸿归沧海路,七陵龙护白云间。

上犹城外白云扉,此日曾来一解衣。


为见子衿聊问讯,春风几度紫蔷薇。

照邻营墓牧之铭,一理融明古亦今。


政为后先同此觉,不将生死动其心。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昼阴。

豆醅香里洞仙讴,春满酡容雪满头。


淮上几人同击壤,海东今日又添筹。


家邻节孝瞻徐子,世业文章重隐侯。

跳入乾坤第一关,留人胜概画描难。


翠连崇直神光殿,气接乾清万寿山。


天表广寒悬石壁,水边内苑隔尘寰。

寿母垂僖颂,共姜录卫风。
节高成子孝,心苦教臣忠。
虎尾灾曾履,春台暖渐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