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静理入闲趣,方知天地功。
栗皱开夜雨,豆荚喜秋风。
不死身从老,安贫养已丰。
暗花阴。
恁幽苔绣遍,凉袭水晶簪。
收雨云闲,偎烟月懒,琴罢愰沈沈。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森森修竹夏生寒,新插花枝界画栏。
行到绿阴最深处,双鬟闲弄钓鱼竿。
■■一团无罅锦。
财得春归,便现鲜妍景。
想为司花眠未醒。
地占方方十丈宽,巳栽花木四时看。
客来莫笑生涯薄,窗外新添竹数竿。
永夏追凉得午阴,扶藜仍有小丛林。
应怜老子腰脚健,可是禅房花木深。
卷帘高竹与佳色,隐几黄鹂供好音。
深巷浑无市井喧,主人有客便开樽。
数竿修竹三间屋,几树闲花一亩园。
楚岫和云移怪石,秦淮流月下高源。
小园无事日徘徊,频报家人送酒来。
惜树不磨修月斧,爱花须筑避风台。
引些渠水添池满,移个柴门傍竹开。
淡黄杨柳着烟轻,细草茸茸衬屐行。
行到水边心会处,夕阳一树杏花明。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萧条梧竹下,秋物映园庐。
宿雨方然桂,朝饥更摘蔬。
阴苔生白石,时菊覆清渠。
小园休沐暇,暂与故山期。
树杪悬丹枣,苔阴落紫梨。
舞丛新菊遍,绕格古藤垂。
谁言帝城里,独作野人居。
石磴晴看叠,山苗晚自锄。
相惭五秉粟,尚癖一车书。
夏木岂无阴,古井亦有泉。
阴疏仅自庇,泉苦得永年。
羲黄世辽邈,畴与论自然。
新雨膏炎垄,远风涤繁林。
取凉李井上,仲子迹可寻。
玄驹下危垤,屈蠖鸣幽阴。
老菊丛根寄小盆,也知春至长儿孙。
扶持已费栽培力,长育全资雨露恩。
菊苗移向小园中,好雨初晴土脉通。
不是陶潜耽野趣,欲留晚节待秋风。
小筑仅半亩,游观春兴长。
柳深莺舌滑,花放蝶唇香。
翠竹敲疏雨,寒松逗晚凉。
天南人去二三月,小苑花飞五六枝。
孤阁自开巢乳燕,疏帘不卷驻游丝。
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
翠竹苍梧手自栽,芙蓉未秀菊先开。
小轩睡起日将午,黄叶满庭山雨来。
赋忆兰成百感生,曩来踪迹总营营。
晚菘早韭寻常味,椎髻蓬头自在行。
素业河边惟半亩,故人天上有双旌。
重阳以前菊未开,匝旬不来开已半。
花身一一大于拳,玉立亭亭气傲岸。
五色纷披照眼迷,花光人影相淩乱。
柳丝摇落叹金城,深夜怀人华发生。
过雨疏烟浓树影,乍寒脱叶起秋声。
酒徒未欲论升斗,傲吏惟应隐姓名。
残滴收檐牙,㶁㶁雷犹怒。
炊烟遮山起,倦翮遗响度。
乱云飘破絮,薄者乃若雾。
棂静云流绿,墙高日下迟。
竹篱香雨后,萍沼薄凉时。
花丛蜂寻蕊,叶摇禽上枝。
受代容疏懒,山城昼掩扉。
未充句漏隐,已息汉阴机。
搔首久难问,倚栏胡不归。
泉韵泛瑶瑟,城阴罗翠屏。
邻渠穿屋过,檐树影山青。
滇蜀仍多事,风尘此暂经。
日出能无事,风来便有情。
归迟农节误,病久道心生。
枹屐行泥稳,椰冠试沐轻。
城市居然似隐沦,小园间涉趣偏真。
花间徐步不惊鸟,竹里深藏如避人。
冒雨寻畦蔬甲媆,随篱插树土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