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姑未嫁与兰支,何恨流传乐府诗。


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狸。


缤纷云襡空棠楫,绰约烟鬟独桂旗。

江涛似雪。
江花似绣。
拜娉婷、众山回首。

东南归路莽萧条,皖口千峰若为招。


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


灵风下水征帆疾,落日中原汗马骄。

岷峨东下数千里,吴楚中分此一拳。


楼阁高低嵌竹外,湖山左右赴檐前。


春风春雨妆台黯,江北江南画稿悬。

山与矶名从地志,姑兼郎号出江民。


世间称谓无真实,闻说双祠自有神。

小姑出门,日射雨缭。
小姑归来,日抱虹腰。

月帔星冠敞翠屏,白腮红颊两眉青。


鱼鳞小殿波纹滑,龙尾长旗雨气腥。


巫女沉牛歌宛转,彭郎回马拜娉婷。

小姑失母年十五,大嫂育之嫂如母。


小姑急嫁嫁蛮郎,双鬟私插金钗股。


大嫂泣血告小姑,尔祖仪同父上柱。

小姑青溪曲,大姑赤山矶,独处谁相依。

娉婷谁家妹与姊,盈盈独立波光里。
日月悬为宝珥珠,江湖泻作金盘水。


摩天浩气凛如神,化石刚心终不死。

书生笑率战船来,江上旌旗耀日开。
十万貔貅齐奏凯,彭郎夺得小姑回。
离鸾别鹊两沉冥,肠断庐江焦仲卿。
不见虎丘南畔月,至今常为小姑明。
欢住湖东,侬住湖西。
门前杨柳,夜夜乌啼。
不到小姑今十年,望中风景尚依然。
庐山金削遥天外,汉水绿浮飞鸟前。
祠下女巫鸣赛鼓,沙头津吏官船。
宦游久忆惬登临,此日凭高快赏心。
水尽平湖空外落,天开绝岛望中沉。
仙人游佩春云染,神女宫鬟晓雾侵。
记否江东倦羽栖。
擘笺重过画楼西。
蒯侯风调似当时。
十五盈盈学解愁,珠帘不卷倚箜篌。
多情明月无情水,夜夜青溪映酒楼。
峻石巉岩骨貌粗,蓬蓬荒草鬓模糊。
我来未必曾相识,见说依稀似小姑。
小姑体质自天然,柳傍妆台淡抹烟。
江水一泓梳绿发,苔花几点缀轻钿。
平生放出坚皮面,竟日不闻巧笑妍。
百里长湖怀二姑,二姑何嫁水之湄。
彭郎矶上曾频目,五老峰头怎画眉。
参商姊妹成虚渡,牛女夫妻似误期。
听残梅雨,立尽桐阴,无聊静掩房栊。
倦倚屏山,钗横欲整还慵。
销魂怕提前事,恼兰舟、催发匆匆。
忆当初、绮窗朱户,妆成青镜同照。
而今久作关山隔,空有梦魂飞绕。
千里道。
前梦去匆匆。
情怀谁与同。
倚屏山、两个愁侬。
山色船头辨有无,一峰隐秀不嫌孤。
晓江揩得明如镜,雾鬓云鬟看小姑。
云鬓风鬟,看小姑、亭亭幽独。
恰似十洲缥缈,蓬莱遥瞩。
千尺飞来烟雨碧,一篙撑起春波绿。
放棹东南去,天寒岁向阑。
子男同祀典,姊妹各名山。
白点涛头影,青浮雨后鬟。
小姑家住秣陵西,惯听城头乌夜啼。
向为无郎嫌出入,不知门外是青溪。
雨岸黄芦霜满船,推篷晓爨鹭鸶前。
小孤山下风初定,江面刚生一寸烟。
屹立孤峰势一拳,神工造化不知年。
江涛俯瞰下无地,云气上浮高近天。
南去山从庐阜出,北来地与宿松连。
小姑凝盼翠娥愁,独自临妆上画楼。
初日乍悬金镜晓,暮云长傍宝钗浮。
衷情欲诉湘江远,幽恨还随汉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