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沈湎。

楚国有田舍,炎州长梦归。


怀恩似秋燕,屡绕玉堂飞。


越酒岂不甘,海鱼宁无肥。

道流迹异人共惊,寄向画中观道情。


如何万象自心出,而心澹然无所营。


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

剑南节度孔目、官征仕郎、行太仆寺典厩署丞张庭询检校,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撰并书。


维唐天宝八载,太岁己丑,夏六月甲午,朔十有五日戊申,银青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郭公,薨于蜀郡之官舍,春秋五十有九。


皇上闻而悼焉!诏赠太子太师,赙物千匹,米粟千石,官给灵舆,递还东京,所缘葬事,量事官供。

臣真卿言:臣闻无功受赏,为善不劝;有罪不罚,为恶罔辨。
陛下克复之期,匪朝伊夕。
至如赏罚二柄,事在必行,苟或不明,于何取则?臣以愚懦,叨守平原。

少年名字满贤关,荐墨谁能借一言。


子产自应知季札,退之先已得何蕃。


江无九肋空多士,树有三珠且共门。

立身荣贵复何如,龙节红旗从板舆。


妙略多推霍骠骑,能文独见沈尚书。


临风高会千门帐,映水连营百乘车。

江天冬暖似花时,上国音尘杳未知。


正被虫声喧老耳,今君又借薛能诗。

都官虽未是名郎,践历曾闻薛许昌。


复有李公陪雅躅,岂宜郑子忝馀光。


荣为后进趋兰署,喜拂前题在粉墙。

如何抛锦帐,莲府对莲峰。


旧有云霞约,暂留鹓鹭踪。


敷溪秋雪岸,树谷夕阳钟。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


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


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一时宾客馀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壶头。

风清地古带前朝,遗事纷纷未寂寥。


三泖凉波鱼蕝动,五茸春草雉媒娇。


云藏野寺分金刹,月在江楼倚玉箫。

北阙垂旒暇,南宫听履回。


天临翔凤转,恩向跃龙开。


兰气薰仙帐,榴花引御杯。

所至无颦蹙,当今亦鲜哉。


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


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

贫与身仇病作魔,春来为况复如何。


梅花未了桃花动,诗债犹稀酒债多。


剩喜故人跻要路,稍令闲客藉馀波。

湖滨文字饮,一别五年馀。


未死须重见,将诗屡当书。


事元无可说,意自不能疏。

闻说尚书至,欢声沸道傍。


饥民应复饱,暑气顿成凉。


此老今能几,吾徒尚有望。

于世已无求,公来特少留。


相期一会面,动隔几年秋。


鼎贵曾何乐,常饥亦不忧。

湖海襟期落,山林骨相寒。


自惭知道晚,未觉忍穷难。


缺米临炊籴,逢花就担看。

林下休官已七年,新闻偶到白云边。


一时人物归司命,二老儒臣筦吏铨。


严子钓台跧旧隐,山公启事玷群贤。

群玉府中香满袖,凝春亭里看花开。


彩云近席微风动,红日当窗好客来。


西海珊瑚阶下长,东家胡蝶雪中回。

轻风紫陌少尘沙,忽见金盘送好花。


云气自随仙掌动,天香不许世人夸。


青春有态当窗近,白发多情插帽斜。

邃阁晨趋禁掖西,暮街骑马及鸡栖。


退朝每想花边散,得句应从竹上题。


赐被南宫无宿火,斋居方丈有蒸藜。

一住京华三十年,春花秋月谩相牵。


高情总付珠帘卷,危坐空馀木榻穿。


水曲停骖新禊事,墙阴题字昔游仙。

石渠承雨作流泉,中有参差荇菜牵。


花近飞觞鱼骇逝,柳低步障燕随穿。


红尘朝路常参吏,清昼斋居几劫仙。

竹色侵衣碧,重帘雨气深。


白鹅翻墨沼,紫燕入书林。


北海春尊侧,西山夕阁阴。

异境永为欢乐地,歌钟夜夜复年年。


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霞落酒边。


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

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


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

孙武倾心与万夫,削平妖孽在斯须。


才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


独柱支天寰海正,雄名盖世古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