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弘景挂冠永明年,筑楼三层家政传。


俯听松风辄欣然,时人望之疑是仙。


天教轻捷游方外,自喜向来不为宰。

围野千山暑气昏,大峨烟霭亦缤纷。


玉峰忽起三千丈,应是兜罗世界云。

插天嵯峨起寸地,隐然不平为何事。


浪迹七年江海人,心芒一片春坊字。


名山学道望久绝,射虎残年傥可致。

广寒世界夜迢迢,醉拍阑干酒易消。


河汉入楼天不夜,江风吹月海初潮。


光摇翠幕金莲炬,梦断凉云碧玉箫。

浴罢焚香扫阁眠,过墙新竹翠娟娟。


半空云气层楼暗,四月江东欲雨天。

满眼伤心处,谁能上此楼。


林烟迷蜀道,帆影识吴舟。


砚北人何在,江南草又秋。

南州冬日佳,风和霜气收。


出门访良友,散策寻清游。


负郭有野趣,荒草带寒流。

岭外天空人泬㵳,层楼登眺倚璇霄。


关河又报风霜急,城郭空嗟世代遥。


谁把长绳牵落日?


欲将强弩射回潮。

惊风吹浪高于屋。
一发遥山青断续。
苍茫时见海鸥飞,宛转羞窥梁燕宿。

共三年、重阳观海,九层阁上杯明。
挽天梯轳转,俨平揖上诗城。
强半中原诸老,便樽前忘老,也不胜情。

高阁连云起,层轩逼水开。
檐前芳树绕,座上远山来。
景向春城聚,诗从暮雨催。
丛林架层阁,缥缈插青天。
远送千山雨,平吞万井烟。
杯传残照里,人醉白云边。
青天如幔四无凭,山上登楼尽五层。
海泻一杯添共酒,月临千幢近悬灯。
诗从帝座狂搔首,梦逐仙鸾醉曲肱。
危楼杰立潭府雄,仰望惊瞿何穹窿。
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东。
扶栏三级横复纵,八窗交映光玲珑。
危楼凌碧落,俯眺万山秋。
明月樽前过,银河槛外流。
高歌振林木,清梦落沧洲。
画省尊居粤秀山,层楼迥出彩云间。
三江合抱归南海,五岭遥连接北关。
人近仙踪多紫气,座悬帝阙觐彤颜。
千级层梯宛转过,浮云栖栋下承阿。
楼船濑水思杨仆,黄屋蛮荒笑尉陀。
蜃气三春侵画堞,騧夷百战息雕戈。
瘦筇支我上高寒,风露凄清酒力悭。
千里人邀千里月,一重楼见一重山。
筵前飞雪喷焦遂,槛外行云遏小蛮。
谁架齐云百尺楼,舞衫歌扇贮风流。
可怜脚力衰多矣,身未上时心已愁。
山城矗矗绮筵开,杰阁谁抡巨栋材。
一水浮涵孤屿出,群山遥拥五羊来。
夜看北斗星辰丽,却忆中天华岳回。
嵯峨飞阁俯青浔,倚槛寒生落木森。
雁翅城边云欲敛,虎头门外昼多阴。
水吞西粤汤池固,地接南条霸气深。
少年作赋记登台,今日重登又快哉。
五穗仙人云缥缈,万家城郭鸟飞回。
越王故垒麒麟卧,贾客危樯玳瑁来。
粤王城北耸层楼,五岭南来第一邱。
缥缈烟霞常栋宇,芳菲桃桂自春秋。
地平云岫当窗出,天近珠江带日流。
节使朱旗镇粤年,巍楼高矗入苍烟。
龙蟠胜概归窗里,羊石仙踪在几前。
千载霸图楼殿改,三城甲第鼓钟传。
崚嶒高阁与云浮,几度凭栏对白鸥。
梧树朝阳栖凤馆,桃花春水化龙洲。
地连百粤千峰出,天入三江万里流。
高楼飞步势层层,夏木阴阴暑不生。
地接东南三楚界,星分翼井两瓯屏。
尉佗碑在莓苔古,伪汉江流日夜声。
百尺危栏卷螮蝀,苍茫遥俯岭西东。
帘前寒入千门雨,槛外阴生万里风。
黄紫气销江色净,鱼龙影落海天空。
别君三载音尘断,每到思君愁浩涆。
买船闽海一归来,花事阑珊春过半。
征衫脱却访君家,闻道移家大井畔。
六出绕庭中。
野外云彤。
斜斜整整舞长空。
台城胜概得同游,烂醉西风药玉舟。
目送归云天一角,教人生怕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