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枝枝连邓尉,香绕故人家。


隔岁冰含萼,当春雪吐花。


冻凝千嶂月,晴作一溪霞。

一夜吴阊雪,催人入洞庭。


花先玄墓白,柳未太湖青。


鼓棹乘春水,寻钟上翠屏。

万叠翠氤氲,天风吹不分。


飞来一片水,散作四山云。


峰影花中落,溪声雨外闻。

仙人汤沐地,天子翠微都。


一片黄云里,芙蓉影有无。


松声摇玉柱,花气出香炉。

山山黄叶尽,残雪响枫林。


天入群峰小,泉归一壑深。


高松寒立影,明月正栖心。

竹西池上有花开,日日幽吟看又回。


心忆郡中萧记室,何时暂别醉乡来。

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


九子峰前闲未得,五溪桥上坐多时。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徵还子未迟。

不爇香炉烟,蒲团坐如铁。


尝想同夜禅,风堕松顶雪。

山中好处无人别,涧梅伪作山中雪。


野客相逢夜不眠,山中童子烧松节。

旧宅在山中,闲门与寺通。


往来黄叶路,交结白头翁。


晚笋难成竹,秋花不满丛。

鸟鸣花发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时。


既近浅流安笔砚,还因平石布蓍龟。


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

有谋皆轗轲,非病亦迟回。


壮志年年减,驰晖日日催。


还山不及伴,到阙又无媒。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


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


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

卧病厌厌三伏尽,商飙初自水边来。


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


时序追牵从鬓改,蝉声酸急是谁催。

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翠微开。


更无尘事心头起,还有诗情象外来。


康乐公应频结社,寒山子亦患多才。

记室新诗相寄我,蔼然清绝更无过。


溪风满袖吹骚雅,岩瀑无时滴薜萝。


云外山高寒色重,雪中松苦夜声多。

荣枯无路入千峰,肥遁谁谐此志同。


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


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

贵门多冠冕,日与荣辱并。


山中有独夫,笑傲出衰盛。


正直任天真,鬼神亦相敬。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

十里青山有一家,翠屏深处更添霞。


若为说得溪中事,锦石和烟四面花。

古寺残僧乱后稀,独来林下掩柴扉。


化人每转千声偈,辟地惟将一衲衣。


池上莲芳辞伴去,山中松偃识师归。

久别得君书,开缄散吾虑。


不寄山僧来,何由知我处。


剪纸答君书,还寄山僧去。

春山有佳趣,累日同游寓。


我为采薪留,君先拂衣去。


竹翠落闲阶,莺声出高树。

重阴翳秋节,霖潦无时作。


虺虺伏雷震,浩浩洪湍落。


浮槎悬修磴,涌泉淹高阁。

草草庵居绝似僧,不同劣有发鬅鬙。


空山一夜雷驱雨,老屋四围云拥灯。


诗骨瘦来人似鹤,书幐懒去字如蝇。

溪村杨柳好藏鸦,春水池塘已吠蛙。


诗外共谁千里月,雨中老却一山花。


蝶将梦去客攲枕,燕寄声来社到家。

空蒙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径斜。


谁画秋厓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缭碧萦青一径深,倦随扶老上遥岑。


耕云自识本来面,曝日谁知见在心。


浮世事如风雨过,贵人头亦雪霜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