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帝为生民计,狼胥阅大兵。


穷荒金鼓震,朔漠旆旌明。


令出山川动,威扬神鬼惊。

曰予受尘缚,未得留盖缠。


三有同永夜,六道等长眠。


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岩岩古潮阳,有山峙其东。


下为信国祠,额榜曰大忠。


丹青半剥落,冠笏犹清雄。

公生端平间,厥岁曰丙申。


谁云火德衰,魁杓指朱鹑。


郁郁富田乡,紫云气氲氤。

庭蕉实方黄,荔子丹离离。


撷之用荐馨,薄寄千秋思。


有明萧黄门,实肇为斯祠。

公诗纪生日,实始山中作。
客聂、谢、朱、萧,唱酬夕飞爵。


筑堂面大江,文笔峰崿崿。

公生阅己亥,逮今十有二。


公甫四龄时,头角已顿异。


屠维大渊献,于时岁方次。

严风吹屋鸣,向晓尤凛冽。


应从北山上,一夜吹猛雪。


幽人不能饮,身体冷如铁。

人仰公才世吏师,更甘归老旧林池。


门阑清似当官处,心力强于少壮时。


物理自冥非寄酒,兵谋犹在却因棋。

成均侍我问茶陵,垂翅清州觉老成。


西归不系莼鲈念,拜状乌台即欲行。

铁桥桥下水翻飞,信步吾行行不疑。


童子隔溪闻对语,公今是稳是危时。

飞空直上飞云顶,踏断铁桥无路还。


公还不还心亦死,纵上无山意未阑。

觉山泽山同爱山,春来不来春又残。


四贤祠宇天华上,司马行窝亦扁颜。

百丈崖头更问源,珊珊流水铁桥前。


飞云忽被风吹散,万树桃花锦一川。

青霞真人乘鹤去,洞口封霞空自青。


又有真人来卜筑,虾蟆峰下说生生。

谩品朱明七洞天,论人论智不论年。


丹青不解传神去,但写崖泉百丈悬。

枝叶非外来,特达自本根。


善乎程伯子,谷种以言仁。

瑞山有好音,仁面见真种。


不须门花实,参天由把拱。

精舍生吾兴,披图不自堪。


回辔上船去,长留忆蠡南。

负帝元臣已赴波,天时人事奈之何。


江边奇石阅时旧,厓下悲风感客多。


万古精忠悬日月,中华大道自江河。

小石桥居天小修,藤萝十丈缀悬旒。


玉玉割与蓬莱股,流落于今在海陬。

大石楼居天大修,玲珑积翠空中浮。


楼下王孙今不见,斜阳输与落軥辀。

畴昔相知似弟昆,那知半世死生分。


无缘更饮杯中物,想见能修地下文。


有愧乘车葬元伯,仅同解剑吊徐君。

陆贾城边驻玉虬,紫髯如见采真游。


五云久识尊司马,万里偏从狎海鸥。


越井秋风吹旅舫,天涯雁影入高楼。

五色霞衣金粟身,曹源今日见通津。


草标玉手天王拥,名在瑶池锦凤驯。


镇海珠光随路远,过山梅影近人春。

宋亡本无罪,元入曾何功。


所以志士怀,千载犹忡忡。


海涯一片石,镵纪宋运终。

晓望屴崱峰,振衣涉蓁莽。
树色远葱茏,练瀑空中响。
峭壁插苍穹,丹崖悬百丈。
初出岷峨一线微,波涛到此浩无涯。
坤隅横贯五千里,天堑雄当百万师。
虎战龙争犹可记,鸥闲鹭静几曾知。
飞下数千尺,全然无定形。
电横天日射,龙出石云腥。
壮势春曾看,寒声佛共听。
忆昔高皇帝,春山转翠旗。
龙颜开远眺,天笔赏新诗。
八代无停晷,羁人有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