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细雨润园蔬,蔬甲一时如镞。
插槿篱门还闭,有高人睡足。


竹溪是处笋成林,新笋青于玉。

九日招携出郭游,清尊野菊对闲鸥。


狂吟我欲题青壁,落帽君无笑白头。


人滞江乡风月老,雁横霜浦荻芦秋。

傍城孤屿石崚嶒,九日扶筇试一登。


东走江声趋铁瓮,南来山色障金陵。


回看京国伤离别,久客天涯眷友朋。

古寺翠烟深,日入空山静。


渔火隔溪明,寒松落疏磬。

山寒六月飞霜雪,楼殿夜深钟鼓歇。


琅玗无风万戟闲,屋角明河挂天阙。


龙牙七尺玉壶冰,炯炯神清梦不成。

试将千里看山眼,来访山中佛祖家。


已识黄山真面目,主山犹放白云遮。

凤凰城里旧徘徊,村里吴山跃马来。


也有旗亭沽酒处,可怜桃杏向人开。

骏马轻衫拂晓行,野塘春水縠纹生。


心知沮溺无寻处,犹把津头问耦耕。

小雨冥冥欲作泥,晨光不负老人期。


绿阴苍藓初分坐,白石清泉共赋诗。


酌醴焚鱼谩今日,卖刀买犊定何时。

谯门南向是狼山,车马朝行意思宽。


风散落花红糁糁,日随飞盖翠团团。


望穷沧海尘寰小,坐逼空岩昼景寒。

参天云木覆危冈,下瞰丛林释氏坊。


图按古今询露井,水分淮浙看风樯。


清才得景吟还健,浩气登高力更强。

川原浩荡杳回环,附郭苍然独此山。


殿阁栖云长苒苒,庵岩度日自闲闲。


凋零花草三春后,仿佛阎闾十里闲。

小憩山前路,清谈得道僧。


爱渠惟一鼎,持此供三乘。


制作前无古,摩挲喜不胜。

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


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

置身松下莫忘尘,况在松之上置身。


荒垒中盘平卧斗,澄江外抱曲拖绅。


春熙天色如初醉,烟肃山容若半颦。

二年官番禺,簿领未尝隙。


一月客晋康,偷闲得两日。


太守宣公孙,雅有好客癖。

昼热催三伏,宵凉报五更。


钟鸣尘外响,犬吠世间声。


强聒蛙鸣雨,诪张鸟噪晴。

竹不容尘入,山宁与俗交。


开门悬梵偈,置榻解僧包。


不见肘生柳,未闻头戴巢。

西康州隔暮云边,风去不来今几年。


神眷此山良有以,客行何恨独潸然。


瑞图那复来阿阁,王泽何当复下泉。

人生出处岂前谋,岁一星周再此游。


世故鼎来忧似海,壮心空在鬓先秋。


戎车拥路抽身去,僧钵分香劝我留。

菩萨住处牛头山,应真亦复栖其间。


宝坊楼观叠高下,新城粉雉相回环。


崎岖石磴云生屐,眼波不尽涪江碧。

画图省识金山面,短褐风吹入画图。


玉镜台空螺髻直,海潮音散蜃楼孤。


归田拟共江神约,鼓枻容追越相逋。

龟溪有路莲花引,鹫岭无时云雾生。


聊放此身留舴艋,不逢人处听泉生。

给事风流在,虚亭景越闲。


全临故宫水,尽致别州山。


峰势晴相向,岚光夜不还。

狐精解唱桂枝香,一曲中洲禾黍黄。


办得苍生谢安石,东山丝竹又何妨。

高人元是爱山林,倦翼犹思息树阴。


况是先贤遗旧迹,未妨吾党得幽寻。


熙丰法在言何害,莘渭人非恨已深。

白云飞绕寺楼钟,点滴清声露打松。


童子开门还报我,鹤眠犹在最高峰。

暝投云际寺,深殿一灯微。


海底月已出,山中僧未归。


涧声经雨急,林影入秋稀。

层层窣堵波,建标梵王家。
宝殿倚绝壁,柏径通门斜。
入山石巃嵷,峡路衔犬牙。
四面波涛匝,中楼日月邻。
上穷如出世,下瞷忽惊神。
刹碍长空鸟,船通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