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白潮已来,山黑月未出。


树杪一灯明,云房人独宿。


近水星动摇,河汉下垂屋。

今日偶成林壑趣,清幽恨未得从容。


龙归石洞半山雨,潮卷天风十里松。


春路泥深多滑马,晚楼雾重只闻钟。

山中酒熟客初至,正是东林月上时。


痛饮不知过夜半,深山风露下松枝。

野人一宿经山寺,十里松声半夜潮。


何日挂冠寻旧隐,山中应有故人招。

落日花山寺,秋风铁瓮城。


野人欢讼简,稚子说官清。


系马岩花落,投壶山鸟惊。

白云深锁上方幽,蹑屐无劳问惠休。


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


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天回罔象愁。

闻钟寻古刹,高入白云层。


北极诸天拥,中原一气凭。


摄衣凌恍忽,飞磴插崚嶒。

山名从鲍靓,寺榜尚萧梁。


地拥诸峰合,天容一刹藏。


松楸深自老,橘柚早能香。

倚山高阁仰觚棱,洞穴嵌空屐可登。


丹灶旧传留袐药,仙岩今已属闲僧。


数峰削玉青如髻,群木参天翠作层。

渺渺烟波叠叠山,玉簪罗带自回还。


雨馀岚翠浓如滴,地险江流巧转湾。


蟠磴迥临飞鸟上,岸巾聊与白云闲。

黄花翠竹真如性,大地山河清净身。


欲识今时无量寿,不知瞻礼是何人。

劈碎琅玕意有馀,细泉高引入香厨。


山僧未肯言根本,莫是银河漏泄无。

溪山尽日行,方听远钟声。


入院逢僧定,登楼见月生。


露垂群木润,泉落一岩清。

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


阶前未放岩根断,屋下长教海眼通。


本为入来寻佛窟,不期行处踏龙宫。

野寺何年辟翠微,松门隐映在烟霏。


声摇三峡双钟度,势截千峰一塔飞。


水长鱼花随电出,山寒兔子得霜肥。

自抱丈人瓮,凌朝汲素华。


清泠含宿雨,挹注乱明霞。


活爱炉中火,香宜庙后茶。

泉从云际落,半作玉帘飞。


峡口穿花汲,瓶中带雪归。


满城烹石乳,一笕到松扉。

一峰流未远,已作数峰声。


月向秋光冷,天从夜气生。


潺潺当峡口,滴滴到江城。

松枝人不折,一一鹤巢成。


山翠一天湿,江声两岸平。


无多芳草路,不畏鹧鸪声。

峡从山寺入,江向水亭开。


石气含云湿,松声卷瀑来。


新泉微出草,细雪暗藏苔。

楼台虽少景何深,满地青苔胜布金。


松影晚留僧共坐,水声闲与客同寻。


清凉会拟归莲社,沈湎终须弃竹林。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


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


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

觉地本随身,灵山重结因。


如何战鸟佛,不化捕鱼人。

绝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


夕阳高鸟过,疏雨一钟残。


骇浪摇空阔,灵山厌渺漫。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僧房秋雨歇,愁卧夜更深。


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


归萤入草尽,落月映窗沉。

良月大洪山。
枫叶青青柏叶殷。
一树桃花修竹里,天悭。

山人手持酒一卮,长跪向我求新诗。
自言此□君所识,乃是河南使君之所为。


□厓怒瀑形绝奇,天门阁道相因依。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
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


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