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老山僧不下阶,双眉恰似雪分开。


世人若问枯松树,我作沙弥亲见栽。

临溪草草结茆堂,静坐安然一炷香。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炉中无火已多时,早起惟将一衲披。


莫怪山僧常冷淡,夜深无处拾松枝。

幼入空门绝是非,老来学道转精微。


钵中贫富千家饭,身上寒暄一衲衣。

闲来石上卧长松,百衲袈裟破又缝。


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

云木沈沈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


无多别业供王税,大半生涯在钓船。


蜀魄叫回芳草色,鹭鸶飞破夕阳烟。

一叶闲飞斜照里,江南仲蔚在蓬蒿。


天衢云险驽骀蹇,月桂风和梦想劳。


绕枕泉声秋雨细,对门山色古屏高。

莲绕闲停柳绕池,蝉吟暮色一枝枝。


未逢皇泽搜遗逸,赢得青山避乱离。


花圃春风邀客醉,茅檐秋雨对僧棋。

草堂书一架,苔径竹千竿。


难世投谁是,清贫且自安。


邻居皆学稼,客至亦无官。

水北山人类石洪,故居宛在画图中。


纵如雁荡留吟屐,何似鸥波看钓蓬。


出处要知天下重,声名当与古人同。

画把交游迹已陈,西庄依旧锁松筠。


也知谷口烟霞趣,造物应留待子真。

科分界画见良工,诗意分明笔意同。


直下楼阴浑似雾,偶来花气却因风。


水晶帘动粼粼皱,云母屏开曲曲通。

立春才五日,同访隐君家。


崖石昂如马,田塍曲似蛇。


诣幽诗缓得,扶倦杖堪夸。

俗子自不到,幽扉何必扃。


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听。


有发徒斑白,无名入汗青。

寒灯几拨尽,借问夜何其。

旧梦青灯在,新愁白发知。

昔为三绕鹊,今作五藏龟。

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

我本丘壑人,负乘辄致寇。


归来卧湖海,梦断三接昼。


尚馀忧国心,带眼日惊瘦。

相忆复相忆,登临百感生。


河山分野色,风雨混松声。


白雁书秋思,苍苔篆古情。

重客临邛似长卿,十年词赋早知名。


琴心不作求凰曲,旅思翻弹别鹤声。


把臂论文今夕酒,暮云春树异时情。

客到无留处,情乖懒见人。


床头多病衲,殿角一闲身。


夜色秋旻净,泉声晓梦真。

忆住庐峰寺,因人每著忙。


十年情已淡,千指计偏长。


竹影移新月,松声到夜床。

历尽风烟好住山,满林丛棘不须关。


白开高顶松花瘦,红脱孤崖枫叶闲。


倚树微吟寒始觉,绕空长啸老成顽。

山居遮莫厌长贫,尽日逢人但任真。


云散密林关不住,泉分远涧漏还频。


芰荷花发犹当曙,梅蕊香舒未是春。

万顷湖光入镜楼,四窗虚豁水天秋。


短墙砌绕围黄独,长径松高映绿畴。


山雨欲来封蚁穴,溪风骤至起龙湫。

有客篮舆破早霜,寻僧访道意偏长。


逢人但问葛洪子,觌面难酬粉署郎。


衰柳几时曾浅碧,寒花今日且深黄。

青帝乘权辟大荒,雪消冰泮石泉长。


山花远近春光遍,岸柳高低风力狂。


野鸟不知声巧拙,晓烟无计色苍茫。

一般雪色白如绵,随意风吹堕野田。


万里飞花谁不爱,千林掩室独颓然。


极深断壑堆难化,绝顶孤峰出最先。

虎迹纵横万壑阴,难辞生客远相寻。


传来世故疑前代,看去人心岂但今。


风细稻香过浅草,日西檐影上高岑。

夏日生涯易到秋,阴森松竹倚山楼。


怀高霄汉从风雨,倦倚匡床听鹁鸠。


三藏岂须归白马,五千何用觅青牛。

坐石何年到夜深,临溪松竹已成林。


一时人事将非昔,万叠峰峦又是今。


月影入潭无透路,雪花投树有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