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安山楼夜吹笛,江上潮平送行客。
三巴一夜秋已生,江船欲开闻笛声。
笛声呜咽楼头起,月明吹落巴江水。
傩鼓逢逢起,江边岁又除。
哦诗犹古木,高枕尚僧居。
脚垢时忘洗,头蓬月懒梳。
笑问香山似旧邪,风流宛是更词华。
由江距洛路千驿,以宋继唐诗一家。
今日重檐窥斗柄,向来遗趾面湖沙。
太守终南为客主,出入厌倦马与车。
与山朝夕欲还往,作楼近在室一隅。
主人去久山寂寞,正值青帝催焦枯。
登高怀远思依依,目断沧洲旧钓矶。
城上两三声画角,天涯千万里斜晖。
烟抽绿草随洲转,风递轻烟贴水飞。
淮马低如果下骝,春风小队打红毬。
日斜台上人争看,银碗分明第一筹。
白云一片愁千叠,此地重来百不如。
空忆当年觅梨枣,小楼灯火了残书。
砚山园下将军宅,脱却兜鍪强学儒。
闻说高堂拥红粉,醉翻笔阵墨模糊。
明月曾随多景楼,幅巾长袖是清流。
金焦山势元相望,不掩诸公富贵羞。
日日楼头算酒钱,峨冠太守号筹边。
鸣驺传入丹阳馆,为是行都过客船。
朱门高插相风旗,千里船行总得知。
白苇萧疏野火焚,流民草舍各星分。
沙田土瘦新耕得,宁死江头不作军。
灯火阑珊月色低,少年乘醉马东西。
楼头画角声悲壮,又听歌声促晓鸡。
红袖娟娟舞旋齐,銮江一曲唱尤奇。
西湖院落曾翻得,未识君王知不知。
碧瓦参差第一楼,风旗猎猎唤行舟。
兵厨有酒真堪饮,不学弓刀也白头。
楼外青山列翠屏,矮窗放入眼增明。
丹青花草春描画,水墨林泉秋写成。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
芳草孤舟度,幽居一径通。
江湖春雨外,墟里暮烟中。
机息鸥先下,花飞水自东。
嵯峨三神山,仙圣之所居。
芝草布庭阙,霞光曳衣裾。
渴饮碧玉浆,饥餐紫琳腴。
楼观依青崦,峰峦似越州。
树根流水过,山顶白云浮。
露下琴丝润,溪寒钓石幽。
万朵芙蓉在屋头,白云堆里见层楼。
题诗忽忆云门寺,几度寻僧八月游。
翠微高阁倚嵚岩,无射风清石壁巉。
楼对山平遮旭驭,山冯楼立亘云帆。
岚深百尺寒凝栋,牖瞰千寻绿护杉。
海天不尽高楼接,风物依依入望宽。
新柳拂桥摇绿水,野云归户失朱栏。
杜鹃声里终何恨,蝴蝶枝头也解欢。
千寻雉堞一朝兴,五马行庖此落成。
地峻鬼神愁设险,楼高星斗听谈兵。
霞羞彩帜依山敛,月斗金杯出海明。
古情脉脉终何极,老鬓萧萧不耐秋。
八月关河横暮色,四山风雨入危楼。
残书过眼愁深解,荒稼侵寒任晚收。
小楼一角敞雕檐,檐际岚光逼镜奁。
生怕秋山来笑我,妆成才敢卷珠帘。
风生汐恶舟难去,独上危楼立暮云。
数片斜阳随处没,一声清磬隔江闻。
庙灵古木悬新纸,碑老苍苔补断文。
佛火明还暗,羁魂梦复惊。
秋风一夜起,落叶与窗平。
仙人散发悬双瞳,能移昆仑开华嵩。
为我一扫瀛洲趣,中有千年不死青芙蓉。
飘飘烟霞入君手,深林蔽幂桃源口。
将军构高楼,赑屃向溪口。
好山千万重,浩浩白云走。
朝云护檐阿,暮云宿窗牖。
溪头白鹭来相安,溪上红桃雨打残。
满目云山为谁好?
一川晴色上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