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济胜如君具始兼,布帆蜡屐味都谙。


身闲不恋家园卧,老健弥深曲蘖耽。


姥岭夕阳生紫翠,蛾江秋涨发青蓝。

掩关多病独吟身,惊喜敲门得酒人。


世事熟看悲复笑,君诗频读旧逾新。


灯残小院连床冷,露湿空阶醉语真。

休将无题问归装,妙句先容探锦囊。


杖屦染青从五岳,瓢樽分绿自三湘。


深谈不厌频更烛,苛政从教迭主觞。

县与吴门近,居家识旧游。


山回江表尽,水入鉴中流。


胜事皆高古,诗怀易满眸。

西风吹白蘋,游子千里征。


扁舟入鉴湖,水月相涵明。


山阴晚稻熟,万顷黄云平。

高牙将门子,何事老蓬蒿。


坦荡从吾好,浮沉任所遭。


行穷五名岳,家住一渔舠。

到处能惊座,知君是姓陈。


小言工作赋,大隐不违亲。


倒箧酬寒士,投书绝贵人。

问子来何处,云从剡水阴。


越吟多病客,吴语故乡心。


尺牍人争羡,一言余所钦。

欲识圣人姓,千里草青青。


欲识圣人名,日从日上生。

都邑西楼芳树间,逶迤霁色绕江山。


山月夜从公署出,江云晚对讼庭还。


谁知春色朝朝好,二月飞花满江草。

吴绡七尺铺寒玉,幻出名花照幽独。


微霜淡月春朦胧,何处佳人卧空谷。


画梅自昔传华光,擅奇更有王元章。

宿雾雕栏霁,轻烟画榻流。


图书分太液,翰墨写瀛洲。


玉轴标云汉,金函控斗牛。

游吴还适越,心赏寄风烟。


世业称韦相,诸生仰郑虔。


客帆秋草外,官舍海云边。

诸峰翠拥兰亭胜,稧饮尝闻晋永和。


羽客喜邀仙子鹤,野翁仍爱右军鹅。


粉垣护竹家家似,棕轿穿云处处过。

吴山尽处越山多,尚想经行野景和。


朝旭射岩晴卧鹿,春泉落沼响惊鹅。


山人看竹敲门入,溪女如花荡桨过。

地势东南尽,清江吴越分。


修涂杂川陆,游役念良勤。


相从二三子,心期同所欣。

使节山阴县里来,马前风急起浮埃。


千山雪暗时飞雹,九月秋深尚疾雷。


边塞经营颇牧老,庙堂燮理富欧才。

疋马西风暮景悲,皇华心壮不知疲。


消愁不恨瓶无酒,排闷应怜箧有诗。


千室闾阎多冻馁,万家村落半流移。

秦望山人草木衣,能令岩壑动光辉。


远游吴楚诗名大,长揖公卿礼数稀。


摩诘风流兼善画,嵇康豪宕本忘机。

万顷平湖枕越城,短篷如在画图行。


波浮霜鉴金辉莹,山拥冰壶玉气清。


翡翠兰苕酣净绿,天光云影照空明。

我昔登南镇,山阴一水东。


禹功思玉帛,秦刻卧鱼虫。


古有神仙宅,今传王谢风。

兵曹潘郎美如玉,纱帽锦袍银带束。


去年春秋才廿六,起家早食郎官禄。


才资简静推酝藉,精爽开明夸敏速。

曾领苍梧部,今归庾岭风。


声名人口里,事业鬓丝中。


高论真难得,清操道已穷。

丹凤禁城近,青鸳宝阁开。


九天瞻佛日,万国在春台。


东观人何处,山阴弟未来。

会计佳山君所有,石纽藏书凌大酉。


四序长开镜里花,十年种就门前柳。


解经宛转注虫鱼,问字离奇尽蝌蚪。

万里归来一老身,百年情事始能伸。


何须浪说辽阳鹤,不及山阴子母亲。

落日山阴道,孤舟带远汀。


秋林红叶重,夕浦黑风腥。


客梦砧前断,渔歌镜里听。

埋轮贤使者,重席老先生。


一别遽多岁,相望无几程。


到家乘暇日,为我话深情。

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


余方厌藜藿,子肯扣柴荆。


短棹起归暮,长亭如别情。

臭味张公子,生涯类我贫。


又为两乡梦,看即一朝绅。


洗眼千岩秀,抽身肥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