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古刹盘深坞,幽岩傍径开。


三冬藏暖气,留客待春回。

春田雨既足,幽岩云自归。


归云无觅处,不共鹤争飞。

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


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


宿鸟惊初见,幽泉落不闻。

驻桨寻僧坐碧苔,疏林寒雨晚钟催。


翻经石上狮为座,把钓岩边玉是台。


山翠似屏从北拥,江帆如笏正南来。

千峰顶上香岩寺,积雪何年古道堙。


航海尚传元学士,登台空揖石仙人。


宝幢雨洗灯方续,禅榻云封草渐新。

西山千仞郁崔嵬,寺在山椒胜处开。


暇日久思乘兴去,中春始为劝耕来。


屋头水色青如染,檐外岚光翠作堆。

上人驻锡灵岩寺,正是诸天听法时。


日下幡幢朝旎旎,云间钟鼓书迟迟。


残红掩冉迷香径,空翠溟蒙落砚池。

松窗侵翠霭,经案接旃檀。


疏雨度高阁,轻风生暮寒。


再来禅院净,真远俗尘干。

日入兴难尽,看山夜若何。


寒潭生月小,空谷受云多。


樵唱出萝薜,禅灯下芰荷。

铁缕袈裟旧,虬松枝干长。


神僧归寂寞,林壑望苍茫。


野鸟啼空谷,虚堂闻妙香。

去国三千里,携家四十程。
云岩暂投宿,聊使梦魂清。
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
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
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吴王避暑地,西施采香路。
陵谷偶未移,山川尚如故。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
诘曲山蹊远世氛,荒寒古寺荐炉熏。
清泉迸石韵寒玉,翠逻倚天施白云。
半藏石经真健妇,一龛古貌现声闻。
昼饮石壁下,苍苍云树寒。
忽逢一僧来,欲趁扁舟还。
云住叫岩寺,共看赭亭山。
一个长松在,入门先自清。
旧题犹在耳,重到岂胜情。
杰阁依岩出,幽泉绕竹鸣。
七岁尝来此,于今五十年。
当时随杖屦,名刹在林泉。
已废嗟何及,犹存亦偶然。
路向姚岩寺,多行洞壑间。
鹤声连坞静,溪色带村闲。
疏叶秋前渚,斜阳雨外山。
古寺香台客到稀,闲云无伴待师归。
霏霏偏解护禅榻,片片宁堪补衲衣。
舒卷任缘那有碍,去留无著总忘机。
拂衣坐盘石,度水听疏钟。
古殿依岩碧,山花拂砌红。
晴峰辉旭日,春燕浴条风。
白发从渠长,青藜足漫游。
鸟啼山寺出,风静木兰抽。
晓径云初起,春山水自流。
香刹象天界,名僧辞世氛。
一峰独凌削,众壑相氤氲。
作礼向金仙,宴林投鹤群。
行到山深处,禅林迤逦开。
云从双剑起,泉自半空来。
境别浮屠塔,真空明镜台。
又宿东山寺,前游四十年。
风尘凡几变,衣钵已三传。
竹径消残雪,松门隐暮烟。
怪石分群壑,清溪共几家。
衡门散鸡犬,古寺入桑麻。
薄宦知无补,浮生信有涯。
上方风景最清幽,驻却双旌试一游。
绝壁有岩皆起阁,归僧无路只乘舟。
天垂庐岳擎孤柱,湖落湘江界合流。
少时苦爱山,藜杖春复秋。
峰峦如佳人,一顾销百忧。
野性不受羁,思与麋鹿游。
云安欣及境,小刹为徘徊。
殿阁随岩展,轩窗向水开。
僧虽持钵出,客自舣舟回。
古寺南偏两翠微,锦溪碣石岂全非。
云烟来去长相接,猿鸟东西各有归。
泉溜夜淙寒入座,岚光朝滴润生衣。
晓色微茫尚带星,修蹊荦确断人行。
独支瘦竹身犹健,高入重云地忽平。
落月正当山缺处,细泉频作雨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