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众流自作一门去,老子闲为三峡游。
弭棹初逢云雨馆,转帆便是帝王州。
九江度尽恶风波,峡口窥天一握多。
亦爱吾庐觉归好,数乘此险奈亲何。
响迎涛濑将愁上,青惜峰峦等梦过。
峡水清一线,峡山赭千层。
禹力不到处,蜀灵用功深。
蛟龙改窟穴,日暮闻微吟。
江湖浪走嗟碌碌,往往佳时忘记录。
今朝峡里作重阳,节物虽同感殊俗。
终日悬忧湍濑间,何人为唱黄花曲。
连日舟横拍岸风,只应身世在疏篷。
旅床独茧皆愁绪,青镜明朝即老翁。
霜月明明雪复残,孤舟夜泊使君滩。
一声钟出远山里,暗想雪窗僧起寒。
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
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
绝景都忘峡路长,江风时送野花香。
峰排玉帐腰凝雪,泉溜珠帘乳滴房。
后日奇山犹续续,而今伟观已堂堂。
急峡高流日夜东,嵌空怪石浪穿砻。
涛喧滩口波翻雪,云断山腰气吐虹。
几阵堂堂峰硉矹,一泉滴滴水玲珑。
千仞山头更有山,一山去后一山还。
林峦有路春回绿,仙洞无人夜启关。
岫列千屏森葆卫,石藏五色像形颜。
西陵峭壁路初经,但见搀空两岸青。
天近下连苍玉嶂,山高傍涌翠云屏。
划开龙虎流三峡,敕下雷霆遣六丁。
万石枕山眠,千峰随路转。
林深暝岩穴,一道寒泉溅。
分明冰帚垂空壁,隐约珠帘挂苍石。
临水桃花已乱飞,向人浑似诉离披。
溟蒙细雨春风暴,还是青林生叶时。
客路心常慰,归栖气苦低。
经行天柱北,梦想雪峰西。
翠壁千岩长,苍烟半点迷。
石转狂湍吼怒声,客怀清夜梦魂惊。
篙师着力挽舟上,挟向湍流平处行。
蜀道古称多险艰,我来观水复观山。
谁知富贵天然设,身在玉屏金幛间。
险固山河几战争,阵图犹自列分明。
至今江水抱遗恨,呜咽古今无限情。
峡里江山总奇绝,推篷不厌去帆迟。
重来恐忘经行处,一处经行一处诗。
崦里山高多昼阴,未昏烟景暗秋林。
停舟晚饭舵楼底,犹有夕阳明远岑。
平生颇得江山趣,肯信江山亦有情。
自我客行千里远,船头无日不相迎。
峭壁一重还一重,江流曲折乱山中。
船头直望路疑断,才到转湾船又通。
两岸青山夹去程,一江秋水片帆轻。
寻常对画曾看此,今日分明画里行。
怒浪卷花滩上滩,一重山掩一重山。
无端入峡添狂态,日日题诗未肯闲。
酒酣聊复岸乌纱,影堕船窗见落花。
雪浪堆中经万里,野猿声里过三巴。
相刘诸葛非凡器,帝蜀公孙是井蛙。
野渡烟迷谷,寒潭水涨沙。
入云千万岫,出坞两三家。
涧古泉仍石,山空菊自花。
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
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
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
扁舟荡桨出长峡,峡口寒江清可怜。
夹岸峰峦开暝色,上方钟鼓散晴烟。
同游漫忆清秋约,怅别惟应尽日眠。
清江水清峡水黄,清江之上多绿杨。
浣花女儿立沙际,青裙白足如秋霜。
蜀山雪消十日雨,一夜扁舟欲齐树。
尹躬乐不在耕莘,乐在明明以及民。
贪看回头多应错,偶闻变色始知真。
圣贤气象心为大,天地根萌人是仁。
峡中翠壁何峥嵘,排空百雉如层城。
重楼复道明丹青,神剜鬼刻斧凿精。
呀然裂入兀不崩,飞流罅出悬珠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