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遗芳重见廿年迟,凄冷心情只自知。


未惜命酬倾国色,应怜才尽送春诗。


池经凝碧仍弦管,殿入披香乱絮丝。

西山只作伤心碧,野寺遗开照殿红。


谁识花前旧年少,愁看鬓底百春风。


诸天帝释终为漏,一念冤亲未易空。

才自花城卸冕回,零金剩粉委苍苔。


未因梵土湮奇艳,坐惜芳丛老霸才。


却为来迟情更挚,不关春去意原哀。

买栽无地,寻幽古院。
可胜却、珠帘蕊馆。
洛花绝异,露黄娇婉。
只园春霁,借春艳酿成,天然罗绮。
铃语微闻,衣香初染,几度竹房联袂。
瑞蝉又兼金蝶,一样新来梳洗。
奔走幽僻寻春花,白纸坊下逢僧家。
禅房昼掩草断路,几年不见金犊车。
朽株卧草强八尺,当年曾媚嬉春客。
十年一梦似樊川,今日看花更惘然。
雪里追欢常烛尽,楼头重见在春先。
抚时慨叹吾何及,著语芳菲意莫传。
欲写秋棠托怨诽,当春犹为叩僧扉。
异时晼晚思初见,一别淹迟病始归。
我意自疏原未已,曲终人远竟长违。
四年北客及花时,不负春明赖有诗。
独往也随倾国后,正开宁叹折枝迟。
匆匆着意终何寄,恝恝为欢亦自知。
海棠已过丁香尽,毋负牡丹开匝旬。
递岁一过尝及盛,恶风无日不愁春。
芳樽迟客僧忙煞,楸树兼花地斩新。
违弃何堪赋改求,采兰屈子日繁忧。
独哀芜秽洵吾道,自惜铅华为汝谋。
顾景不常春易去,愿天为美雨旋收。
暖日开迟异去年,回车曾此在春先。
岂知游事原无俚,却为风宵独未眠。
晓径莓苔将接迹,短栏榾柮不成编。
汲汲光阴顾景来,闲阶小立意徘徊。
始知成碧看朱误,何待香消酒醒回。
强札未为游客惜,盛时曾向众芳哀。
莲根未长秦蘅老,况汝残开已不堪。
剩与桃梨同沆瀣,尚留蕉萃对瞿昙。
蝶阑向暝知谁过,燕语无眠却独谙。
解道春归忽送春,斜街飞絮逐车尘。
等闲绿树栖莺后,来对朱颜被酒人。
染柳熏梅殊未了,才晴乍雨更无因。
聊为花时一问存,迟开恨晚更何言。
寻僧旧识前朝寺,促座犹悭入市尊。
不意荒寒生绝艳,已愁春色近黄昏。
酣酒朝天,秾妆映日,物华苒苒如水。
泪染铜驼,梦摇金凤,似识井瓶名字。
炉香御惹,嗟细掐、痕寻玉指。
春城飞花散轻烟,客子懒过春蚕眠。
惜春重赴看花会,钱春始晤花当怜。
城西十里枣花寺,古时已擅花木妍。
浮生哀乐尽消磨,纵酒凭君更放歌。
已办苦吟淹日月,祗宜流涕向山河。
心情越鸟难随马,世事吴蚕欲化蛾。
佳期怅惘总参差,作暝悭晴并一时。
谁遣故君成杜宇,坐看春事到酴醾。
阑风伏雨真无奈,剩碧零红恐不支。
怖鸽庭荒,栖鸾枝老,古色郁葱如许。
团团缀玉,点点攒星,淡入粉云青雾。
为问花时钿车,红紫丛中,幽芳谁顾。
白纸坊边岁岁春,也同崔护忆前尘。
鼠姑风里游重订,只恐花开解笑人。
一晌茶烟起灭中,读碑客散画廊空。
满庭香雪无言处,消受城南几日风。
淡淡春痕蝶未知,留人最好夕阳时。
谁于红杏青松外,借影疏廉写折枝。
笑君百里宿舂粮,来趁初花破晓光。
蝶泥蜂忺相尔汝,日熏风亸乍阴阳。
老羞艳笔酬深色,坐久虚堂减静香。
同是贞元花下人,香山老去更情亲。
马行灯火看殊倦,蛮触兵争事更新。
一日百年聊自遣,千诗万户拟非伦。
春归路。
弥望细草萋烟,夕阳殷树。
朝来宣武坊南,东风烂漫,花开几处。
绣陌凝尘,香车碾玉,相携尽日看花。
一段芳情,今年却讶迟些。
嫩红晕碧娇如许,便樽前、消受繁华。
春光能醉人,花气酽于酒。
君诗夙餍我,香味比花厚。
枣花取名寺,近乃富鹿韭。
还披图卷憩僧房,六十年来梦几场。
楸树正花吾羡汝,及当平世见朱王。